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泥螺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泥螺

补益肝肾、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一般人群均适宜

脾胃虚寒者

营养功效 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泥螺为腹足纲泊螺科动物黄泥螺的肉,别称吐铁、土螺等,分布于我国各沿海有潮汐涨落的沙滩。泥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味甘、咸,性寒,归脾、肾经,具有补益肝肾、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 1、补益肝肾 泥螺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且归脾、肾经,具有较好的补益肝肾的功效,比较适合男子性功能障碍、遗精、阳痿等人群食用。 2、利尿消肿 泥螺中含有利尿的成分,不仅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还能清除体内毒素,具有较好的利尿消肿的功效,适合小便不利、水肿的人群食用。 3、清热解毒 泥螺性寒,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的功效,而且能够缓解血液中的热毒,常用于改善热结小便不利、黄疸、脚气、痔疮、便血等症。

营养价值

泥螺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胆固醇、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尼克酸及多种氨基酸、钙、磷、钾、钠、镁、铁、锌、硒、铜、锰等营养成分。其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可有效补充身体所需,且可避免骨质疏松。

不宜同食 1、西瓜 泥螺不宜与西瓜同食,二者过量同食,有可能刺激胃肠道,出现腹痛、腹泻的情况。 适宜和禁忌 适宜:一般人群均适宜 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脾胃虚寒者 泥螺性寒,过量食用后会加重体内寒凉,若脾胃虚寒者食用后会加重寒凉的症状,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故不建议食用。 母婴宜忌

孕妇应谨慎食用。泥螺虽然具有较好的功效,但因其含有寄生虫,孕妇食用后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故不建议食用。

婴幼儿应谨慎食用。泥螺虽然美味,但是因其含有寄生虫,影响身体健康,故不建议食用。

温馨提示

泥螺挑选时一般以贝壳清晰,色泽光亮,呈青褐色;腹足呈乳灰色,结实且脆,螺体深入卤中,卤液深黄或淡黄色、洁净无泡沫者为佳,应煮熟后食用,否则会出现不良反应,如面部浮肿、足趾僵硬的症状,一般不用特殊处理,随着时间延长,症状会消失,建议食用时醋蘸。

食用方法

1、水煮 将适量水加热,将洗净的泥螺放入水中煮沸,煮沸后即可蘸酱食用。 2、炒食 将洗净的泥螺煮沸,取适量的葱、姜、蒜,放入锅中炒,将煮熟后的泥螺放入锅中翻炒,并加入调味料,炒好后即可食用。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