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乌梅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乌梅肉

涩肠止泻、止咳止渴、安蛔

消化不良、慢性痢疾者

月经期女性、感冒患者

营养功效 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乌梅肉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主产于浙江、福建、云南等地。果肉软或略硬,果核坚硬,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涩肠止泻、止咳止渴、安蛔等功效。 1、涩肠止泻 乌梅肉味道酸涩,入大肠经,有涩肠止泻痢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久泻、久痢、崩漏下血。 2、止咳止渴 乌梅肉可刺激胃液分泌,起到生津止渴的效果,治疗热病口渴、咽喉干哑等症。另外,乌梅肉入肺经,对于肺虚久咳有一定治疗效果。 3、安蛔 乌梅肉可以治疗蛔虫病,具有安蛔作用,能改善蛔厥腹痛等症状。

营养价值

乌梅肉性平、味酸,含有多种有机酸,其中有柠檬酸、苹果酸。乌梅肉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琥珀酸、糖类、谷甾醇、黄酮类物质以及维生素和其他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适宜和禁忌 适宜:消化不良、慢性痢疾者 乌梅肉味酸、性平,可以涩肠止泻、开胃健脾,对于胃呆食少、胃酸缺乏、消化不良、痢疾具有治疗作用。 禁忌:月经期女性、感冒患者 乌梅肉味道酸涩,月经期女性此时本身较虚弱,不宜食用,以免对自身健康有所损害。感冒患者不宜食用乌梅肉,特别是感冒伴有咳嗽多痰的患者,以免加重症状,影响恢复。 母婴宜忌

孕妇可适量食用。孕妇可适量食用乌梅肉,孕妇在妊娠初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适量食用乌梅肉能够改善。

婴幼儿应谨慎食用。婴幼儿正在生长发育的时间段,肠胃功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肠胃的抵抗力较差,乌梅中含有的酸性物质会刺激肠胃,不利于婴幼儿的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

乌梅肉味道酸涩,酸性物质会损害牙釉质,另外还可刺激肠胃,故不宜多食、久食。

食用方法

1、泡茶 乌梅肉少许冲洗干净,在茶壶中冲入开水,将乌梅肉放入茶壶中、闷润,晾凉饮用,具有预防疾病及消除疲劳的作用。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