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蒲苓盆炎康颗粒为清热化湿剂,具有清热除湿、化瘀散结的功效,主要成分为土茯苓、粉萆薢、车前子、夏枯草、蒲公英、杜仲、三七、川芎、丹参[1]。
适应证
蒲苓盆炎康颗粒的功效为清热除湿、化瘀散结,主要用于湿瘀内结型慢性盆腔炎,可见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酸痛(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带下量多且黄稠有臭味、肛门坠胀、身重肢倦、低热起伏、尿频、尿急、尿痛、大便秘结或不爽等表现[1]。
药物联用
目前蒲苓盆炎康颗粒的药物联用尚无权威资料,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用药禁忌
禁用情况
对本品及其中任一成分过敏者,禁止服用。
慎用情况
过敏体质者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哺乳期女性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成人监护下用药。
年老体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配伍禁忌
蒲苓盆炎康颗粒中所含丹参与藜芦存在配伍禁忌[2],因此本品不宜与藜芦及其制剂同用。
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物,用药前请咨询医生,并告知医生患者的既往病史、现病史以及目前正在接受的治疗方案。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颗粒剂:每袋装10g[1]。
具体用法
用法
温开水冲服。
用量
一次10g,一日3次[1]。
药物漏用
蒲苓盆炎康颗粒一般每日用药3次,如果出现漏服,想起忘记服药的时候,距离下次服药时间已经不足标准用药时间间隔的一半,就不要再补服了,下次按时、按量服药即可。绝对不可以一次服用双倍药量。
举例:本应在当天6时、14时、22时分别服药,患者6时服用一次,14时忘记服用,18时后想起,则无需补服,于22时正常服用即可。若在18时前想起,则应立即补服,再于22时正常服药即可。
药物过量
蒲苓盆炎康颗粒具有清热除湿的作用,过量用药可能会清热太过,导致体内寒邪较盛,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
如果不慎服用过量,应立即停药,症状较轻者,一般可自行缓解;若症状较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
药物停用
遵医嘱足疗程用药后,症状明显改善或症状消失,可在医生指导下停止用药。
遵医嘱服药后症状无缓解,或用药期间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暂停用药并去医院就诊。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目前尚无关于蒲苓盆炎康颗粒不良反应的权威资料。如果用药期间出现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
药物贮存
密封,防潮保存[1]。
放于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其他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用药期间,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
参考文献
[1]
蒲苓盆炎康颗粒药品说明书(国药准字Z20050264).
[2]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