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湿润烧伤膏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生肌的功效,主要成分为黄连、黄柏、黄芩、地龙、罂粟壳[1-4]。
适应证
湿润烧伤膏用于各种烧、烫、灼伤[4]。
药物联用
目前湿润烧伤膏的药物联用尚无权威资料。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你可能关注的问题
烫伤是用湿润烧伤膏好还是康复新液好?
湿润烧伤膏和康复新液二者成分不同,但都可以用于烫伤,无法严格区分哪个更好,建议前往医院,咨询医生,根据病情选用适宜的药品。
湿润烧伤膏由黄连、黄柏、黄芩、地龙、罂粟壳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生肌之功效,用于各种烧、烫、灼伤。
康复新液为美洲大蠊干燥虫体提取物。内服:用于瘀血阻滞,胃痛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阴虚肺痨,肺结核的辅助治疗。外用:用于金疮、外伤、溃疡、瘘管、烧伤、烫伤、褥疮之创面[4-5]。
用药禁忌
禁用情况
对本品中任一成分过敏的人,禁止服用[4]。
慎用情况
过敏体质者慎用[4]。
运动员慎用[4]。
对由烧伤创面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2]。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哺乳期女性应医生指导下用药。
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且服药时必须有成人监管,以免出现吞咽意外。
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配伍禁忌
湿润烧伤膏的药物配伍禁忌尚不明确。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软膏剂:每1g相当于饮片0.21g[4]。
具体用法
用法
外用,涂于烧、烫、灼伤等创面[4]。
用量
涂抹厚度薄于1mm,每4~6小时更换新药。换药前,须将残留在创面上的药物及液化物拭去。暴露创面用药[4]。
药物漏用
湿润烧伤膏是外用药物,漏用药物时在想起来时补用即可,同时适当推迟下次用药时间,使其与补用药物的时间间隔4~6小时。但绝对不可以一次使用双倍药量。
药物过量
目前尚没有湿润烧伤膏过量使用的权威资料,请遵医嘱应用。如果不慎使用过量,应立即停药,同时密切观察,如果身体出现不适,还需及时就医。
药物停用
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应马上停用[4]。
如创面发生湿疹应停药,对症处理[2]。
服药期间症状无改善, 或症状加重, 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马上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表现
本品可见不良反应为个别患者用药后创面周围皮肤出现皮疹、斑丘疹、小水疱、红斑、荨麻疹和创面突然渗出加剧症状[4]。
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如用药期间出现上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避免抓搔,症状严重时立即就医,遵医嘱对症治疗,必要时进行抗过敏治疗。
出现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
药物贮存
密封,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保存[4]。
放于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4]。
其他
用药期间禁食辛辣食物,如姜、辣椒等[4]。
用药期间禁食生冷油腻食物,如冰淇淋、肉类[4]。
轻度烧烫灼伤者, 用药2天内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就诊[4]。
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4]。
使用本品时应注意全身状况, 如有恶寒发热等症状时, 应及时去医院就诊[4]。
换药时应注意环境清洁,避免外界污染,同时应特别注意,不能用有损创面的消毒剂清洁创面[4]。
注意创面的引流通畅,保持创面的干燥[2]。
对由烧伤创面引起的全身性发病者须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医生指导下用[4]。
夏季高温或者反复挤压、碰撞会使该膏体变稀,但这种改变并不影响药效。如出现此种情况,可拧紧软管盖于开水中热浸数分钟,取出后倒置,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恢复原状[4]。
本品为无菌制剂,开封后1次使用[4]。
本品不可久用,不可内服[4]。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2015年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3]
彭成,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成方制剂卷(下卷).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4]
湿润烧伤膏药品说明书(国药准字Z20000004).
[5]
康复新液药品说明书(国药准字Z53020054).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