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巴豆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巴豆

泻下祛积、逐水消肿

严重便秘者

年老体弱、脾胃虚寒者

营养功效 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巴豆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具有泻下祛积、逐水消肿等功效。 1、泻下祛积 巴豆具有泻下祛积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等症状,外用蚀疱,用于恶疮疥癣、疣痣、白喉、疟疾、肠梗阻等。 2、逐水消肿 巴豆具有逐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血瘕,痰癖、泻痢、水肿等,外用可治喉风、喉痹等,治疗时以绵裹塞耳鼻,捣膏涂或以绢包擦患处。

营养价值

巴豆种仁含脂肪油,油中含有巴豆树脂,系巴豆醇、甲酸、丁酸及巴豆油酸结合而成的酯,有强烈的致泻作用。此外,巴豆含蛋白质,其中包括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毒素;另含有巴豆苷以及精氨酸、赖氨酸、解脂酶和一种类似蓖麻碱的生物碱。

不宜同食 1、牵牛子 巴豆反牵牛子,属于中药配伍禁忌,二者不宜同食。 适宜和禁忌 适宜:严重便秘者 严重便秘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巴豆,可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服巴豆时,不宜食热粥、饮开水等热物,以免加剧泻下。 禁忌:年老体弱、脾胃虚寒者 巴豆药性较强,且有毒,易出现不良反应,故年老体弱、脾胃虚寒者不建议食用。 母婴宜忌

孕妇应谨慎食用。孕妇食用巴豆短时期内可造成多次大量水泻,伴有剧烈腹痛和里急后重,会对自身以及胎儿造成一定的伤害,故不建议食用。

婴幼儿应谨慎食用。巴豆毒性剧烈,婴幼儿脾胃虚弱,发育不成熟,食用不当可能会出现中毒,故不建议食用。

温馨提示

巴豆全株有毒,以种子最毒。误食巴豆易发生强烈的口腔炎、咽喉炎、剧烈腹痛、水泻或黏液血便、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面色青紫,甚至出现休克的情况,对人体健康威胁较大。因此食用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误服巴豆,应及时就医处理。

食用方法

1、丸剂 巴豆与大黄、干姜等研粉、炼蜜为丸,温开水送服,可改善寒积便秘症状。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