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芦竹根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芦竹根

清热利水、除烦泻火、生津止渴

风火牙痛、小便不利者

体虚无热者

121 营养功效 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芦竹根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根茎。属多年生草本。味甘、苦、寒,归肺、胃经,可用于热病烦渴、止呕生津、利尿等,具有清热利水、除烦泻火、生津止渴、降压解痉的作用。 1、清热利水 芦竹根味苦、性寒,有清热利水的作用,用于治疗热病发狂、虚劳骨蒸、淋病、小便不利、风火牙痛。 2、除烦泻火 芦竹根能退火清热,治寒湿化热,有除烦泻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上火、便秘、食欲不振、烦躁。 3、生津止渴 芦竹根能生津止渴,可用于治疗热病伤津,烦热口渴,常与麦门冬、天花粉等清热生津药物同用。 4、降压解痉 芦竹根根茎脱脂乙醇提取物,有降压及解痉作用,能拮抗组织胺、5-羟色胺、乙酰胆碱引起的痉挛。

营养价值

根茎含N,N-二甲基色胺、5-甲氧基-N-甲基色胺、蟾毒色胺等,还含蟾毒季铵、芦竹碱等。根茎脱脂乙醇提取物有降压及解痉作用;蟾毒季铵具有抗乙酰胆碱作用,能松弛骨骼肌。

不宜同食 1、桑枝 产生刺激性气味 适宜和禁忌 适宜:风火牙痛、小便不利者 芦竹根味苦、性寒,有清热利水的作用,适合风火牙痛的患者服用。芦竹根具有清热泻火、生津除烦、利尿的功效,适合小便不利、便秘、烦躁的患者服用。 禁忌:体虚无热者 芦竹根性寒,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体虚无热者需谨慎服用。 母婴宜忌

孕妇应谨慎食用。芦竹根味苦、性寒,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为避免造成流产、滑胎等情况,孕妇应谨慎食用。

婴幼儿应谨慎食用。芦竹根性寒凉,可能会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婴幼儿应谨慎食用。

温馨提示

芦竹根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鲜芦根埋于湿沙中,临时取用。

食用方法

1、榨汁 可将芦竹根捣烂成汁,加白糖一起送服,可清肺热、治吐血。 2、煎汤 取适量芦竹根煎汤内服,可清热泻火、生津除烦。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