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桑树果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桑树果

促进消化、保肝解毒

失眠者

糖尿病、脾胃虚者

营养功效 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桑树果是桑科植物桑树的果实,桑树果多在秋天成熟,成熟以后味道甘甜,色泽有紫黑色、红色和浅绿色等多种,既可以直接食用,也能晒干以后入药。桑树果具有促进消化、保肝解毒的功效。 1、促进消化 桑树果能健胃消食,提高肠胃消化能力。因为桑树果中含有大量苹果酸、脂肪酸及鞣酸等多种酸性成分,这些物质进入人体以后,能促进蛋白质分解,促进肠胃蠕动,加快肠胃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2、保肝解毒 人们食用桑树果后,会转化成多种酶类物质,能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再生,减少病毒对肝脏的伤害。 3、明目 桑树果中含有胡萝卜素和花青素,能够加速视网膜视紫质的生成,从而改善夜间视力,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等症状。因此,可以起到明目的作用。

营养价值

桑树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鞣酸、纤维素、花青素、果酸、果糖、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适宜和禁忌 适宜:失眠者 桑树果有安神的功效,能够有效的缓解失眠及其引发的头晕眼花、神经衰弱等症状,适合失眠者食用。 禁忌:糖尿病、脾胃虚者 桑树果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应慎食。桑树果性寒,大便溏薄的脾虚患者慎食,若食用过多,则可能会引起腹泻。 母婴宜忌

孕妇可适量食用。因为桑树果维生素含量高的,而且味甜多汁,味道可口,能促进消化,孕妇可以适量食用。

婴幼儿应少吃。消化不良的婴幼儿可以通过适当食用桑树果促进消化,但桑树果性寒,要少量食用。

温馨提示

桑树果中含有过敏物质及透明质酸,过量食用后易发生溶血性肠炎,影响人体的健康。桑树果中还含较多的胰蛋白酶抑制物——鞣酸。过多食用会影响人体对铁、钙、锌等物质的吸收,因此食用时应适量。

食用方法

1、榨汁 将新鲜的桑树果洗净,沥干水分,放在榨汁机里榨汁饮用,能缓解疲劳。 2、泡酒 将桑树果洗净,切成小块,放在锅中加热约15分钟后,放在白酒中密封3天左右即可饮用。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