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蒲公英粥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蒲公英粥

缓解消化不良、清热解毒

高血压、便秘、黄疸患者

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

营养功效 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蒲公英粥的原料为蒲公英、粳米,其中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花期4~10月。具有缓解消化不良、清热解毒等功效。 1、缓解消化不良 蒲公英粥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可缓解消化不良以及便秘等症状。 2、清热解毒 蒲公英粥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等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营养价值

蒲公英粥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镁、维生素B2、维生素B1、维生素B6、叶酸及铜,可以改善湿疹,减轻皮炎症状。另外,蒲公英粥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营养成分。

适宜和禁忌 适宜:高血压、便秘、黄疸患者 蒲公英粥具有降压作用,高血压患者可适量食用。蒲公英粥富含膳食纤维,可以缓解便秘,因此适合便秘者食用。蒲公英粥具有利胆退黄的功效,因此适合黄疸患者食用。 禁忌: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 蒲公英粥性寒,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食用会加重脾胃负担,更易损伤脾胃。 母婴宜忌

孕妇应少吃。蒲公英粥味苦、性寒,可以凉血解毒,孕妇不宜长期大量食用,以免造成腹泻。

婴幼儿应谨慎食用。蒲公英粥味苦、性寒,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寒性食物对其刺激性较大,长期食用会造成脾虚体寒,建议婴幼儿谨慎食用。

温馨提示

蒲公英常规用量煎服后,偶见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泄泻。

食用方法

1、直接食用 将蒲公英洗净切段,将大米加适量的清水熬煮,米熟后加入蒲公英,小火煮十几分钟即可直接食用,亦可加入适量冰糖同煮,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