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天南星_功效作用注意事项用药禁忌用法用量

概述
药物介绍
天南星是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
天南星药性温,味苦、辛;归肝、肺、脾经。有毒。
天南星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生物碱、无机元素、植物甾醇、糖苷、氨基酸、多糖、脂肪酸、凝集素等。其中,黄酮、生物碱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干燥的天南星中,总黄酮的含量(以芹菜素计),不得少于0.050%。
功效作用
用途
天南星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
制天南星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天南星具有抗惊厥、抗菌、抗肿瘤、抗炎、镇痛、镇静等作用。
天南星可治疗痈肿、蛇虫咬伤等。
制天南星可治疗顽痰咳嗽、中风痰壅、风痰眩晕、半身不遂、口眼㖞斜、破伤风、惊风、癫痫、蛇虫咬伤、痈肿等。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天南星可煎汤内服,也可入丸散剂使用。用药要遵医嘱,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煎汤内服,每日常规剂量为3~9克。
外用时,可取适量天南星与半夏研成细粉,用鸡蛋清或米醋调制后敷于患处,可治疗瘰疬。
天南星可以泡酒使用。
神经性皮炎药水(外用):与羊蹄根、制草乌、生半夏等药物配伍泡酒,具有祛风、止痒、杀菌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牛皮癣、厚皮癣、顽癣及各种癣疮。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如果您有天南星过敏史,那么禁止使用天南星。
如果您正在使用卡那霉素、呋喃妥因、呋喃糖苷、异烟肼、长春藤新碱、苯妥英钠、双硫仑等药物,请务必提前告知医生。
孕妇请谨慎使用天南星,如有需求,使用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哺乳期女性使用天南星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使用禁忌
避免与卡那霉素、呋喃妥因、呋喃糖苷、异烟肼、长春藤新碱、苯妥英钠、双硫仑等药物同时使用。
生冷、油腻、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类,可能会影响天南星的药效,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如果天南星出现变质迹象,请不要继续服用。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天南星有毒,其毒性成分为草酸钙针晶。
过量使用天南星,引起以下不良反应时,要立即停药,并立即送医抢救。
昏迷
窒息
惊厥
过量使用天南星时,可引起以下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治疗。
头昏
心慌
四肢发麻
呼吸不规律
皮肤瘙痒
有资料显示,儿童过量使用天南星时,可导致神经智力发展障碍。
功效对比
天南星是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制天南星是由天南星经过炮制加工而成的。两者功效有相同点,制天南星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天南星和制天南星都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外用都可治疗痈肿、蛇虫咬伤等。
制天南星还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的功效,用于治疗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埚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等。
用药误区
误区:天南星只能外用
天南星不仅可以外用,还可以内服。内服的方式包括煎汁内服和入丸散剂服用。天南星有毒,用药要遵医嘱,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其他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选购
如何选购
天南星除西藏、新疆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天南星及其加工品具有如下特征:
生天南星:为类白色或淡棕色扁球形,表面比较光滑,周围有麻点状的根痕,部分在周围有小扁球状的芽,顶端有凹陷的茎痕。生天南星质地坚硬,不容易破碎,断面为白色,不平坦,有粉性。生天南星气味微辛,味道麻辣。品质好的生天南星个头较大、白色、粉性足。
制天南星: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薄片,黄色或淡棕色,质地脆,容易破碎,断面为角质状。制天南星气味轻微,味道涩,微微发麻。
存放于通风、干燥的地方,注意防霉、防虫蛀。
温馨提示
天南星有毒,请从正规药店和医疗机构购买和使用。
相关中成药
百咳静糖浆: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咳嗽、咯痰;也可用于治疗感冒、百日咳、急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等。
小儿百部止咳糖浆:具有清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小儿痰热蕴肺引起的咳嗽、顿咳,有助于缓解咳嗽痰多、咯吐不爽、痰黄黏稠、痰稠难出等不适等;也可用于治疗百日咳。
五虎散: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
玉真散:具有息风、镇痉、解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金疮受风引起的破伤风,可缓解筋脉拘急、手足抽搐等;外用可治疗跌扑损伤。
牛黄化毒片:具有解毒消肿、散结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乳痛、疮疡、红肿疼痛等。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3]
罗兴洪,赵霞,蔡宝昌.古今药酒大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4]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饮片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5]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上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6]
朱建华.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