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药物介绍
豆蔻是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根据产地的不同可分为“白豆蔻(原豆蔻)”和“爪哇白豆蔻(印尼白蔻)”。
豆蔻属于温性药物,味辛。归脾、胃、肺经。
豆蔻的化学成分包括淀粉、挥发油、色素以及少量皂苷等,挥发油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规定,原豆蔻仁中挥发油的含量不得少于5.0%(ml/g),印尼白蔻仁中挥发油的含量不得少于4.0%(ml/g);干燥的豆蔻仁中,桉油精的含量不能少于3.0%。
功效作用
用途
豆蔻具有温中止呕、消食开胃、化湿行气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豆蔻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止呕、保护肺脏等作用。
豆蔻可以用于治疗胸腹胀痛、寒湿呕逆、妊娠呕吐、食积不消、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湿浊中阻等。
目前,豆蔻还可用于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豆蔻煎汁内服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豆蔻煎汁内服的每日常规用量为3~6克。
豆蔻可以泡酒使用。
白药酒:和白茯苓、白术等药物配伍泡酒,有健脾、开胃、祛湿的功效,可用于小便不利、大便溏泻、脾虚食少、食后腹满。
阳虚引起的月经不调、腰腿酸痛、经闭、崩漏等。
温馨提示
豆蔻和其他药物煎煮时,需要后下。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豆蔻过敏者,禁止使用。
阴虚血燥者,请谨慎服用豆蔻。
如果您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请务必告知医生。
孕妇服用豆蔻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哺乳期女性服用豆蔻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使用禁忌
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类,可能会影响豆蔻的药效,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如果豆蔻出现变质迹象,请不要继续服用。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目前,没有文献报道豆蔻有毒性作用,也没有资料显示服用豆蔻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如果需要长期服用豆蔻,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功效对比
豆蔻是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果实,草豆蔻是姜科植物草豆蔻的种子。两者功效相似,都有温中止呕、化湿行气的功效,都可用于治疗嗳气呕逆、脘腹胀满、寒湿中阻、不思饮食等。
用药误区
误区:豆蔻要和其他药物同时下锅煎煮
豆蔻配伍其他药物煎煮时需要后下。豆蔻发挥作用的成分为挥发油,如果和其他药物一起煎煮,豆蔻的有效成分会过早挥发,导致药效降低。因此,豆蔻应该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再放入锅中一同煎煮。
其他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选购
如何选购
根据产地的不同,豆蔻可分为“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印尼白蔻)”。
白豆蔻的道地产区是泰国,我国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等地也有栽种。
爪哇白豆蔻的道地产区是印度尼西亚,我国海南、云南也有栽种。
白豆蔻为黄白色至淡黄棕色的类球形,表面有3条比较深的纵向槽纹,底部有向内凹陷的果梗痕,顶部有突起的柱基,两端都有浅棕色的绒毛。果皮质地比较脆,容易纵向裂开,内部分为3室,每一室内约有10粒种子。种子为暗棕色的不规则多面体,背面稍稍隆起,表面有皱纹和残留的假种皮。白豆蔻气味芳香,味辛凉,和樟脑相似。
印尼豆蔻比较小,颜色为黄白色,有时带有紫棕色。果皮比较薄,种子瘦瘪,香味比较淡。
好的豆蔻个大饱满,颜色洁白,果皮薄且完整,香味浓郁。
密封后存放于阴凉、干燥的地方,注意防虫蛀。
相关中成药
丁蔻理中丸:具有补脾健胃、温中散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脘腹挛痛、消化不良、呕吐、泄泻等。
舒肝健胃丸:具有导滞和中、疏肝开郁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胃不和引起的胃部胀痛、腹胀、便秘、胸胁满闷、呕吐吞酸等。
六味木香散:具有行气、止痛、开郁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滞中焦、寒热错杂导致的腹痛、腹胀、大便不爽、吞酸嘈杂、嗳气、胃部疼痛等。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2]
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3]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饮片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4]
钟赣生.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5]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上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6]
罗兴洪,赵霞,蔡宝昌.古今药酒大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