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药物介绍
淡豆豉是豆科植物大豆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
淡豆豉味苦、辛,药性偏凉。归胃、肺经。
淡豆豉的成分包括异黄酮类成分、维生素、大豆素、黄豆素、黄豆苷、大豆苷、淡豆豉多糖、微量元素等。其中,异黄酮类为主要发挥作用对的成分。
功效作用
用途
淡豆豉具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淡豆豉有降血糖、抗骨质疏松、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等作用。
淡豆豉可以用来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头痛身热、情绪烦躁、胸闷、虚烦不能眠、牙痛、疮癣等。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淡豆豉可煎汤内服,内服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淡豆豉内服,每日常规用量为6~12克。入药剂量,遵医嘱使用。
淡豆豉与生鲫鱼捣碎外敷,可治疮癣。
淡豆豉可泡酒使用。
秦芜酒:与秦艽、鳖甲、柴胡等中药配伍泡酒,有截虐的功效,可用于劳虐、身体乏力等。
常山酒:与常山、炙鳖甲等中药配伍,可截疟、散结、解毒,常用于治疗疟疾。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如果您有大豆过敏史,那么禁止使用淡豆豉。
脾胃虚弱者,不宜长期使用淡豆豉。
如果你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请务必告诉医生。
儿童及年老体弱者使用淡豆豉前,请咨询专业医生。
孕妇使用淡豆豉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哺乳期女性使用淡豆豉前,请务必咨询医生。
温馨提示
用药前,应咨询专业医生,并遵医嘱规范用药,可以有效降低服药产生的不良反应。
使用禁忌
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酒水和茶类等,可能会降低药效,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如果药物出现变质迹象,不要继续服用。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目前,没有发现文献报道淡豆豉有毒性作用,也没有资料显示按规定剂量服用淡豆豉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果需要长期服用,请咨询专业医生。
淡豆豉药性偏凉,使用过程中出现胃痛、精神疲倦等不适症状时,请停止用药。停服后,如果症状没有缓解,要及时要医院就诊。
用药误区
误区:淡豆豉可长期服用
虽然目前没有发现文献报道淡豆豉有毒性作用,也没有资料显示服用淡豆豉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淡豆豉药性偏凉,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胃痛、精神疲倦等不适症状,特别是脾胃虚弱的人,更不能长期服用。
其他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找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学和药学专业人员。
选购
如何选购
淡豆豉在全国各地区均产,主要产于东北。
淡豆豉的形状为比较扁的椭圆形,长0.6〜1厘米,直径0.5〜0.7厘米。表面为黑色,不平坦,有皱褶。质地柔软,断面的颜色为棕黑色。淡豆豉闻起来有香味,尝起来味道微微发甜。
放于通风、干燥的地方保存,并注意防虫蛀。
相关中成药
疏风散热胶囊: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发热头痛、风热感冒、咳嗽、口干咽痛等。
金青感冒颗粒: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发热头痛、咽喉疼痛等。
荆菊感冒片:具有清热疏风、发表解肌的功效,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发热、头痛、恶寒、鼻塞。
抗热镇痉丸: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高热不退、湿温暑疫、谵语发斑、痉厥昏狂。
参考文献
[1]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饮片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2]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下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成方制剂卷(上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4]
钟赣生.中药学.第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