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药物介绍
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 folia Fisch或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Juss的干燥全草。
败酱草味辛、苦,药性微寒。归胃、大肠、肝经。
败酱草主要含有皂苷类、萜类、黄酮类、挥发油、有机酸类、香豆素类、环烯醚萜苷类、甾醇类、生物碱类等成分。
功效作用
用途
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利湿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败酱草还具有镇静、抗病原微生物、增强免疫力、保肝利胆、抗肿瘤的功效。
败酱草可用于治疗阑尾炎、肠炎、肝炎、结膜炎、痢疾、产后瘀阻腹痛、白带异常、痈肿疔疮等。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内服败酱草煎汁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内服时,常规用量为9~15克。
外用时,可取适量新鲜败酱草,捣碎后敷于患处。
温馨提示:
败酱草煎汁时,可能需要兑酒,一定要严格遵医嘱使用。
儿童及老人使用,应由医生决定用量。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如果你有败酱草过敏史,那么禁止使用败酱草。
脾胃虚弱者,谨慎服用。
食欲不振、泄泻者,谨慎服用。
如果你正在服用抗生素等药物,请务必告知医生。
如果你正在接受放疗、化疗等治疗,请务必告知医生。
孕妇谨慎服用,服用前务必咨询医生。
使用禁忌
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和茶类,以免降低药效,具体请咨询医生。
有资料显示,败酱草不宜与蜂蜜同时服用。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败酱草无毒,但是如果需要长期服用,请务必咨询医生。
有相关资料报道显示,长期过量服用败酱草,可能会造成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偏低,但还有待研究进一步证实。
功效对比
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苣买菜又称北败酱,为菊科植物,二者都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利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肠痈、肺痈、疥疮臃肿、痢疾、产后瘀阻腹痛等病症。
败酱草还可以用来治疗眼睛红肿疼痛、黄疸、尿液发黄甚至发红等;苣买菜还可以用来治疗痔疮肿痛。
其他
请记住:
使用中药饮片宜咨询中医药专业人员。
不要随意使用中医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疗机构。
中药宜放在儿童不宜接触到的地方。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中医药专业人员。
选购
如何选购
败酱草均为野生,可分为黄花败酱和百花败酱。好的败酱草根比较长、叶片颜色绿、植株完整、气味浓。
黄花败酱:全草长70~130厘米,常折叠成束状。根茎(连接根和茎的部位)为圆柱形,长5~15厘米,直径2~5毫米,表面紫棕色或暗棕色。根长圆锥形或圆柱形,长度可达10厘米,表面有纵向纹理。茎圆柱形,表面黄绿色至黄棕色,有明显的节段。小花黄色,果实为长椭圆形。有特殊的气味,味道微苦。
白花败酱:根茎长约10厘米,根粗壮,且数目多。茎没有分枝,断面中空。小花白色。
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储存,注意防潮。
相关中成药
热炎宁片: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单纯性肺炎等,缓解发热、口苦咽干、咽喉肿痛、咳嗽、痰黄、尿黄、便秘等症状。
康复消炎片: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散结、止痒的功效,可以缓解湿热造成的腰痛、小腹痛、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等症状。
癃清片: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通淋的功效,可以缓解下焦湿热造成的尿频、尿急、尿痛、尿后余沥不尽、尿道灼热、腰痛、小腹坠胀等症状。
前列欣胶囊: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的功效,可以缓解瘀血凝聚、湿热下注造成的尿急、尿痛、排尿不畅、滴沥不净。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2]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饮片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3]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上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