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药物介绍
黑芥子是十字花科植物黑芥干燥的成熟种子。
黑芥子味辛,药性温。归肺经。
黑芥子中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为含氮类化合物。
功效作用
用途
黑芥子具有清涤湿寒浊液、燥化脑胃的湿性、消食祛滞的功效。
现代研究显示,黑芥子还具有抗菌的作用。
黑芥子可用于治疗湿寒感冒、头痛头胀、疖疮痈疽、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黑芥子可煎汁服用,也可制成丸剂或散剂服用,服用时务必遵医嘱,不可自己增加或减少药量。
煎汁内服时,每日常规用量为3~5克。
外用时,可取适量黑芥子研成粉末,调制后敷于患处。
温馨提示
黑芥子有毒,服用时务必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加药量,以免中毒。
外敷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否则容易导致皮肤起泡化脓。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有黑芥子过敏史的人,禁止服用。
肺虚咳嗽、阴虚火旺者,禁止服用。
皮肤过敏、破溃者,不可外敷。
如果您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请务必提前告知医生。
孕期忌服。
哺乳期女性服用前,请务必提前咨询医生。
使用禁忌
避免食用辛辣、热燥、寒凉等刺激性食物,具体请咨询医生。
黑芥子出现发霉等变质迹象时,请停止服用。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黑芥子有毒。
过量服用可导致呕吐,这时要立即停药,并就医治疗。
功效对比
黑芥子是十字花科植物黑芥干燥的成熟种子,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或芥干燥的成熟种子。虽然两者都可以治疗疖疮痈疽,但是主要功效并不相同。
黑芥子具有清涤湿寒浊液、燥化脑胃的湿性、消食祛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寒感冒、头痛头胀、食欲不振。
芥子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
用药误区
误区:黑芥子外用时没有时间限制
黑芥子研成粉末,调制后外敷,可治疗疖疮痈疽,但是如果外敷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皮肤发泡、化脓,所以一般以10〜15分钟为宜。
其他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选购
如何选购
黑芥子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四川等地。
黑芥子为类球形,直径1~1.5毫米。表面为棕褐色、红棕色或浅棕色,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粗糙的网状小窝,并带有白色膜片状物。黑芥子没有臭味,品尝时味道辛辣。好的黑芥子颗粒大、形态饱满。
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
参考文献
[1]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饮片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