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粽子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粽子

益气、降血压、养阴补虚

一般人群均适宜

肠道病、老人、小孩、糖尿病患者

营养功效 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具有益气、暖胃、去脂降血压、健脾等功效。 1、益气 通常脸上气色较差、手脚容易冰凉的人群可适当食用粽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 2、暖胃 粽子具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胃痛。 3、去脂降血压 食用粽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软化和保护血管、降低血压,降低体内的血脂和胆固醇。 4、健脾 脾胃较虚弱的人群可以食用粽子,可以改善食欲不振、疲乏的情况。 5、养阴补虚 肺肾阴虚或者是久病体虚的人通常较适合食用粽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

营养价值

粽子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磷、钾、镁、铁、锌等营养元素,营养丰富。黄米做的粽子营养价值更高。因为黄米中铁的含量比较高,另外就是镁以及钾的含量都是比糯米的要高。一般蛋类的粽子中卵磷脂的含量以及维生素A的含量也是比较高的,具有健脑作用。粽子含有碳水化合物,能迅速为身体提供能量。

适宜和禁忌 适宜:一般人群均适宜 一般人群皆可食。 禁忌:肠道病、老人、小孩、糖尿病患者 肠道病患者、老人、小孩粽子本身的原料就是糯米,粘性较大,难以消化。尤其是在蒸熟之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使得粽子停留在胃里的时间更长,会刺激到胃酸分泌,引发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糖尿病患者甜粽或者是红枣粽子的糖分比较高,如果糖尿病患者过量食用的话会使得血糖迅速上升,造成病情加重。 母婴宜忌

孕妇可适量食用。适量吃些五谷杂粮和肉食,对孕妇健康很有好处,所以孕妇可以吃粽子。不过由于有些鲜肉粽子比较难消化,再加上其中的热量也比较高,所以孕妇还是应该适量吃较好。

婴幼儿应谨慎食用。粽子不易消化,建议一岁以下婴儿谨慎进食粽子。其他婴幼儿也应少吃或不吃,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温馨提示

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有节制的食用。吃粽时应该搭配凉拌青菜、水果沙拉,缓解肠胃不适。粽子要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白米粽,不宜蘸糖食用。

食用方法

1、煮食 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锅中加入水没过粽子,大火开煮,锅开即食。 2、煎食 将煮好的粽子放在盘中,锅中倒入油,油热后将粽子放在锅中煎,10分钟后即可食用。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