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刺茄子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刺茄子

清热解毒、镇静止痛、止咳平喘

痤疮、牙痛、低血糖患者

青光眼、脾胃虚寒者

营养功效 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刺茄子,是茄科植物喀西茄的果实。浆果呈球状,未成熟时呈绿白色,有绿色花纹,成熟时为淡黄色,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味微苦,性寒,归心、肝、胃经。刺茄子具有清热解毒、镇静止痛、润肺止咳等功效。 1、清热解毒 刺茄子性质寒凉,可以有效缓解热证。还可以解毒,帮助消散伤口处的淤血,有效缓解细菌、毒素入侵,能有效治疗乳痈、痄腮。 2、镇静止痛 刺茄子可以治疗外伤疼痛,也能治疗腹痛与腰腿痛,其止痛效果较为明显,关节扭伤、腰肌劳损患者,用刺茄子按摩推拿,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刺茄子还是治疗牙痛的常用药,可以把刺茄子的新鲜果实研碎以后制成泥状,然后直接放在疼痛的牙齿上。 3、止咳平喘 刺茄子能够治疗咳血,且味微苦,苦能泄、能燥,具有止咳平喘之效。

营养价值

刺茄子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刺茄子的主要成分有澳洲茄胺、谷甾醇、薯蓣皂甙元等。还含澳洲茄胺甙类、澳洲茄边碱、澳洲茄碱和刺茄碱,以及生物碱皂甙刺天茄碱。刺茄子的果皮还含有龙葵碱。

刺茄子中的澳洲茄胺,作用于金色葡萄球菌,可以有效抑制其活性,可以治疗因金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症状,如咳嗽、咳痰。

刺茄子中的谷甾醇,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用于Ⅱ型高脂血症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刺茄子中的薯蓣皂甙元,可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症状,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心脑肾的缺血,降低血糖,同时抑制肝脏纤维化,还具有抗病菌和病毒活性的作用。

刺茄子中的龙葵碱,可以扩张血管,加快痰液排出,还可止咳平喘。

适宜和禁忌 适宜:痤疮、牙痛、低血糖患者 刺茄子性凉,可缓解热证,还可解毒,可有效治疗痤疮,适合痤疮患者食用。刺茄子含有黄酮甙,对炎症有抑制作用,可有效消炎杀菌,同时还可止痛,适宜牙痛患者食用。 禁忌:青光眼、脾胃虚寒者 刺茄子性凉,虽然可以缓解热证,但是对于脾胃虚寒患者来说,会引起腹泻,加重病情,脾胃虚寒者不建议食用。 母婴宜忌

孕妇应谨慎食用。刺茄子性质寒凉,有小毒,不建议孕妇食用,以免对胎儿健康不利。

婴幼儿应谨慎食用。刺茄子性寒,有小毒,婴幼儿胃肠功能较差,容易引起腹泻等症状,影响宝宝健康,不建议给幼儿食用。

温馨提示

刺茄子有一定毒性,过量服用可致中毒,出现视物模糊、狂躁、谵妄、惊厥等中毒症状。

食用方法

1、煎汤 取适量刺茄子,加水煎汤服用。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