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寒水石

清热降火、凉血散瘀

壮热烦渴、咽喉肿痛、水肿者

阴虚火旺者

93 营养功效 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寒水石是一种矿石中药材,清热泻火药,味辛行散,性寒凉,归心、胃、肾经,全年可采,研细用。寒水石具有清热降火、凉血散瘀的功效。 1、清热降火 水寒石性寒,入心经能清热泻火,清心除烦,可以清肺火,去心火。入胃经能清泻胃火以止渴,可用于治疗霍乱吐泻、心烦口渴等。清热泻火的功效,对于口舌生疮和单纯的疱疹以及热毒疮肿等疾病有治疗作用。可研末外用于风热火眼、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烧灼伤等病症。 2、凉血散瘀 寒水石味辛行散,性寒凉,能凉血止血、散瘀消肿,可用于齿衄、丹毒等。

营养价值

寒水石分两类。南寒水石为碳酸钙类矿石,除含有大量钙、氧外、还含有硅、镁、铁、铝、钠、钾、锌、锰、铅、砷、汞等元素。北寒水含硬石膏、石膏和芒硝。前两种味甘辛、性寒,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发汗解肌等功效。芒硝味咸苦,性寒,可泻热通便、清热泻火。

不宜同食 1、铁皮石斛 水寒石性寒,不宜与铁皮石斛一同应用,可能影响药效。 适宜和禁忌 适宜:壮热烦渴、咽喉肿痛、水肿者 寒水石性寒,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窍消肿的功能,适合壮热烦渴、咽喉肿痛、水肿者服用治疗。 禁忌:阴虚火旺者 寒水石久服伤阴,大肠受伤后多致便血,且其湿热瘙痹,不适合阴虚火旺者服用。 母婴宜忌

孕妇应谨慎食用。寒水石性寒凉,有活血祛瘀之功,故对孕妇不利,易导致孕妇身体虚寒,进而产生不利影响。

婴幼儿应谨慎食用。寒水石性寒凉,婴幼体质较弱,应谨慎食用。

温馨提示

寒水石性寒凉,用药时建议咨询专业医师,不宜自行服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食用方法

1、煎汤 寒水石研磨后煎汤,可起清热降火的功效。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