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地黄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地黄

清热生津、滋阴补肾、凉血止血

各种出血症状、水肿者

脾虚泄泻、胃寒食少者

营养功效 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地黄为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烘焙至内部颜色变黑、质地柔软,外皮变硬。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为传统中药之一。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生津、滋阴补肾、凉血止血等功效。 1、清热生津 地黄可以平衡身体的津液,使身体维持正常运转,治疗舌绛烦渴、内热消渴以及因肠燥引起的便秘。 2、滋阴补肾 地黄归肾经,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 3、凉血止血 地黄味苦性寒,具有凉血止血的作用,适宜热入营血所导致的皮肤黏膜出血、吐血、鼻出血、咽喉肿痛等疾病患者食用。

营养价值

地黄含地黄苷、二氢梓醇苷、桃叶珊瑚苷、麦角甾苷、β-谷甾醇、胡萝卜甙、无机元素、5-羟甲基糠醛、酪醇、梓醇、梓醇苷和多种氨基酸等。

不宜同食 1、薤白 影响药效 适宜和禁忌 适宜:各种出血症状、水肿者 地黄具有凉血止血的作用,适宜治疗呼吸道出血、咯血、吐血、便血以及鼻出血等疾病。地黄味甘,性寒,具有清心利尿的作用,水肿患者食用后可加快水液代谢,增加排尿,故水肿患可适量食用。 禁忌:脾虚泄泻、胃寒食少者 地黄性寒,属清热凉血药,脾虚泄泻、胃寒食少者不宜服用,会加重不适症状。 母婴宜忌

孕妇应谨慎食用。地黄性寒,过量食用后会刺激胃肠道,孕妇食用后可能引起腹泻或者流产。故应谨慎食用。

婴幼儿应谨慎食用。地黄性寒,是中药材,而婴幼儿肾脏发育还不完全,故应谨慎食用。须医生指导下使用。

温馨提示

鲜地黄埋在沙土中,防冻;生地黄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食用方法

1、做粥 地黄洗净捣汁,加入白蜜,熬成膏状收贮,封好。取适量粳米煮粥,粥熟时加入地黄膏、酥油少许,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2、煎服 取适量地黄,加水煎煮服用即可。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