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视盘水肿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视盘的一种充血、隆起,边缘模糊的状态
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视野缺损、色觉减退,有时无视功能障碍
常与颅内肿瘤、炎症、外伤等所致的颅内压增高有关
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定义
视盘水肿是视盘充血、隆起,边缘模糊的状态。
视盘水肿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典型体征。包括炎性及非炎性两种情况。
炎性视盘水肿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视神经炎。非炎性视盘水肿中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高压。颅内高压也是引起视盘水肿最常见的原因。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非炎性视盘水肿。
分型
根据眼底改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早期型
视盘颜色发生了变化,边缘模糊,且发生肿胀。
进展型
如果水肿加剧,早期型在7~10天后发展为进展型。视盘充血水肿明显,可呈蘑菇状,黄斑部有渗出。
慢性型
视盘呈圆形隆起,视杯消失,出现闪亮的硬性渗出,表明视盘水肿已数月之久。
萎缩型
视盘色灰白,视网膜血管变细、有鞘膜,可有视盘血管短路、视盘周围及黄斑的色素上皮改变。
发病情况
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视盘水肿在高血压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05%~0.08%,且处于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视盘水肿的高发人群。
病因
致病原因
颅内疾病
视盘水肿众多原因中最重要的一类。
脑部肿瘤、脑积水、感染、外伤、出血或静脉血栓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可导致颅内压增高。
脑部肿瘤导致颅内高压的情况最常见,大约80%的脑肿瘤都伴有视盘水肿。
眶部疾病
眶部的一些肿瘤会压迫眶内段视神经,从而引起视盘水肿,如肉瘤、纤维瘤、骨髓瘤、眼动脉瘤和视神经本身的肿瘤。
眶内脓肿或副鼻窦炎可引起眶蜂蜂窝织炎或眶内组织肿胀,表现为视盘水肿。
眼部疾病
眼内压的急剧下降可引起视盘水肿。通常是由于眼球压力的减少,血管筛板前区的血管扩张、渗漏造成的。
眼球破裂或穿孔、角膜瘘、白内障摘除、抗青光眼术后都会导致眼内压降低,非破裂性的眼球钝挫伤也会导致低眼压。
系统性疾病
恶性高血压、糖尿病、重度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病可导致视盘水肿及视网膜渗出。
肺气肿、颞动脉炎、Takayasu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也可表现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药物
许多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强化治疗和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也可引起双侧视盘充血、边界欠清。
症状
主要症状
视力、视野异常
病情轻时,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早期视力正常但视物模糊,一过性黑蒙可持续数秒。多发生在转动眼球时,称注视性黑蒙。也会有轻微的眼球压迫感。
急性严重或慢性视盘水肿可发生复视(视物成双)、视野缺损及视力严重下降。
全身症状
可有头痛、恶心、呕吐、搏动性耳鸣等颅内高压表现。
由恶性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继发的,还会有相应的全身症状。
并发症
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如果是严重的视盘水肿,会导致眼部营养、血流供应受阻,导致眼部力量下降,严重时会造成眼部损伤,甚至导致失明。
色觉障碍
色盲与色弱合为色觉障碍。视盘水肿严重者,因视锥细胞内的感光色素不正常或不完整而引起色觉失调,从而丧失分辨某种或某些色彩的能力。
就医
就医科室
眼科
出现视物模糊、视野缺损、色觉减退、复视等症状,建议及时到眼科就医。
神经内科
出现黑矇、头晕、头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到神经内科就医。
急诊科
如果有颅脑外伤,且出现剧烈呕吐或视物模糊,建议立即到急诊科就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过度用眼。
避免用力揉搓眼部,就诊时不要佩戴隐形眼镜。
避免私自使用眼药水。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经常出现头痛?
是否有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如有,持续多久了?
是否经常出现复视?
是否最近出现过一过性黑矇?如有,频次是怎样的?
眼部是否有胀痛感?一般持续多久?
病史清单
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如有,持续多少年了?
是否有眼外伤史?
是否患有颅内肿瘤?
是否患有眶部疾病?
是否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眼科检查:视力检查、眼压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视野检查
影像学检查:颅脑CT、MRI检查,眼眶CT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高渗脱水剂:甘露醇、甘油
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泼尼松龙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颅脑或眼部外伤、颅内肿瘤病史。
有眼部感染、眶部疾病病史。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病史。
大剂量使用糖皮质类激素或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
临床表现
有头痛、短暂性视物模糊、搏动性耳鸣等表现。
部分患者可有复视、视野缺损、色觉减退。
眼科检查
视力检查
可发现是否存在视功能受损。
检查时眯眼、歪头或挪动身体都会使检查结果不客观,检查时须加以注意。
眼底检查
包括彩色眼底照相、检眼镜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
通过眼底检查,可观察视盘边界是否清晰,视盘是否存在充血、渗出或出血,并对其病程进行分型。
视野检查
视野检查对于眼底病、视路和视中枢疾病的定位和鉴别诊断极为重要。
视盘水肿常有生理盲点扩大而周边视野正常,但重度视盘水肿或发展至视神经萎缩时,可有中心视力严重下降以及周边视野缩窄,特别是鼻下方。
裂隙灯检查
可了解眼睑、结膜、角膜、虹膜、前房、瞳孔和晶状体等情况。
将下颌放入下颌托,头顶住上额托,根据医生指令转动眼球。检查结束后不可用力揉眼。
影像学检查
对视盘水肿进行病因诊断时,需结合头颅或眶部CT或MRI检查。
颅脑或眶部CT检查
CT为诊断颅内或眶部肿瘤的首选方法,常能单独作出诊断。
CT能确定颅内或眶部肿瘤的部位、数目和大小,显示肿瘤所致之继发变化,常能作出定性诊断。
颅脑或眶部MRI检查
颅脑或眶部MRI检查可发现血管病变、肿瘤、血管畸形。
在显示脑干和小脑病变,以及对细微结构的分辨率方面,MRI明显优于CT。
腰穿检查
必要时需要进行腰穿。
腰穿测压可以帮助明确是否存在颅内压升高。
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可对病因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假性视盘水肿
出生时即有,常在检查中偶尔发现,多见于眼球较小的远视眼。
可以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来鉴别真正的视乳头水肿和假性视乳头水肿。
视盘炎
无颅内压增高症状,视力严重下降,常为单侧,有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色觉减退、眼球运动痛。
视盘隆起度多不超过3D,眼底出血及渗出不如视盘水肿常见。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常发生在10~30岁男性,开始为单侧,很快发展为双侧。
视力丧失进展迅速,视盘充血伴有视盘周围毛细血管扩张。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血管并无荧光渗漏,故为假性水肿。
视盘玻璃膜疣
为筛板前神经组织中出现的玻璃样物质。
临床分为2型:表层玻璃膜疣表现为不规则的黄色反光颗粒,可以是孤立的,也可呈簇状;埋藏性视盘玻璃膜疣不易直接看到,可引起假性视盘水肿。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因供血不足引起的视盘梗塞性疾病,常为特发性。
多为50岁后分病,发病突然,无疼痛。视力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逐渐下降,直到无光感。视盘呈轻度水肿。视野改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多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弓形视野缺损,或呈水平或垂直偏盲。
治疗
应尽快找出视盘水肿的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如为颅内肿瘤或眶内肿瘤,则应尽早行手术摘除。
如找不到病因或原发病控制不佳,可通过药物、手术的方式对症治疗,缓解视盘水肿症状,保持一定的视功能。
一般治疗
针对原发疾病进行病因治疗。
如果是颅内或框内肿瘤引起颅内压增高所致,通过手术去除肿瘤,视盘水肿即可缓解。
如果存在恶性高血压,应积极降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药物治疗
高渗脱水剂
目前常用的是甘露醇和甘油。
甘露醇
甘露醇是一种良好的脱水剂,该药治疗视盘水肿的方式是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血压异常、颅内高压水肿时应及时使用脱水剂降低血容量缓解颅内高压。
应注意该药的不良反应,其中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其次是寒战、发热,还有排尿困难和血栓性静脉炎。
甘油
甘油可以用于降低一系列疾病引起的高颅压,在甘露醇效果不明显时配合使用。
滴注过快可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应严格控制滴注速度。临床上约有1%左右发生血红蛋白尿或血尿。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此不良反应很快即可消失。
肾上腺皮质激素
需要排除颅内占位病变。
可消除眼部炎症,缓解视盘水肿。在急性期,病情较危急时,使用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控制病情发展。
目前常用的有地塞米松和泼尼松龙。
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消化道溃疡出血、低钾、严重感染扩散、精神异常、糖耐量异常、严重高血压等不良反应。
手术治疗
视神经鞘减压术
该手术属于对症治疗,适应证为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视盘水肿,及时手术可挽救患者的视力。
手术为微创,可缓解对视神经的压迫,改善患者视力。
脑脊液分流术
脑脊液分流术属于对症治疗,主要适用于脑脊液引起的颅内高压导致的视盘水肿。
主要方法是将脑脊液引流到腹腔、心房等部位,缓解颅内压力,使颅内压恢复到正常水平且保持稳定。
颅内血肿引流术
该手术属于病因治疗,可以将颅内的血肿清除,使颅内压恢复正常,解除视盘水肿。
脑瘤手术
该手术属于病因治疗,去除颅内肿瘤,解除颅内占位,进而缓解颅内高压的症状,使患者视盘水肿的情况减轻。
治疗注意事项
了解各类消炎、消肿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医嘱正确使用。
伴有原发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肿瘤的进一步恶化,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在合理的范围内。
视盘水肿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持眼部卫生,保持干燥洁净,避免过度用眼。
预后
治愈情况
视盘水肿不能自愈,必须尽早治疗。视盘水肿的视力预后差异很大,与病因是否及时解除、视盘水肿是否及时治疗消退、起始治疗时视神经受损的程度等密切相关。
如果快速找到病因,且视神经损伤轻微,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视功能将迅速改善。患者可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如果未及时进行规范治疗,视盘已苍白,严重影响视力、色觉和视野等视功能,视力预后极差。
预后因素
长期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眼内炎症、肿瘤治疗不理想等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病情进展得愈快,对视功能的危害愈大。视网膜动脉狭窄,有鞘膜,说明视神经组织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视功能很难恢复。
如果视盘已变白,但仍然有水肿,此时即使做减压术,视力预后仍然很差。
危害性
视力缺损的症状会逐渐加重,会出现色觉障碍、视力减退等,严重时会造成视力下降,对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该病的病程比较长,一般在1~2个月左右即可恢复,但有些患者由于原发病控制不好,病情会反复发作,容易出现抑郁、忧虑等不良情绪。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平时多吃一些容易消化、帮助通便的食物,如青菜、西蓝花、苹果等。
生活管理
注意保持眼部卫生,保持干燥洁净,避免过度用眼。
适当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排便。
心理支持
该病病程比较长,且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视功能损伤,患者有可能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
当情绪不稳定、情绪低落的时候,要及时向朋友、家人或心理医生求助。
病情监测
在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好血压、血糖,同时还要留意视力、视野、色觉的变化。
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
随诊复查
严格遵医嘱进行复查。
复查时需要检查视力、视野、眼底的情况。
如果原发疾病为脑部或眶部肿瘤,复查时还需进行CT或MRI检查。
预防
视盘水肿的预防,关键在于预防和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等),如发现异常,需要积极治疗。
如果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需要积极控制血压、血糖。
日常中加强安全意识,避免发生颅脑或眼部的外伤。
如患有脑部肿瘤,积极治疗,定期随访。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
杨培增,范先群. 眼科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葛坚,王宁利. 眼科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
李猛,张熙芳,刘丽娟,等.195例视盘水肿患者的病因分析[J]. 眼科,2020,29(6):460-464.
[4]
田国红,陈倩. 视盘水肿的鉴别及病因分析[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7,17(5):378-381.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