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白芥子

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

高年咳嗽、气逆痰痞患者

久嗽肺虚、阴虚火旺者

营养功效 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白芥子,一年或二年生植物白芥的干燥成熟种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去杂质。种子呈圆球形,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光滑。白芥子味辛、性温,入肺、胃经,具有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等功效。 1、利气豁痰 白芥子味辛,入肺经,具有利气豁痰之效。常用来治疗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喘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等。 2、温中散寒 白芥子性温,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功能暖胃、增进食欲,并可为中毒后之催吐剂。白芥子研碎,用酒煮变热后,带热包裹颈部周围,可以缓解伤寒后,肺中风冷,失音不语的症状。 3、通络止痛 白芥子味辛、性温,入肺、胃经,能够通络止痛。可以治疗臂痛牵引背胛;由荣卫循行失度所致的痰滞经络,或似瘫痪等。

营养价值

白芥子含有白芥子甙、芥子碱、芥子酶、脂肪、蛋白质及黏液质、异硫氰酸对羟基苄酯、酸性硫酸芥子碱、芥子酸、胆碱、4-羟基苯甲酰胆碱、4-羟基苯甲胺等。

不宜同食 1、黄芥子 药量加重 适宜和禁忌 适宜:高年咳嗽、气逆痰痞患者 白芥子味辛、性温,入肺、胃经,具有利气豁痰、温中散寒的作用,白芥子配伍紫苏子、萝卜子,可以治疗高年咳嗽、气逆痰痞。 禁忌:久嗽肺虚、阴虚火旺者 白芥子味辛,有发散的作用,久嗽肺虚、阴虚火旺者食用可能会加重阴虚,伤津液。 母婴宜忌

孕妇应谨慎食用。白芥子有利气豁痰的作用,但为中药材,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以免用药不当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婴幼儿应谨慎食用。婴幼儿脾胃未发育完全,白芥子为中药材,可能不易消化,若必要时,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温馨提示

白芥子表面灰白色至黄白色。用放大镜观察,表面可见细微的网纹,一端有暗色小点状种脐。破开,可见内含黄白色折叠的子叶,富油性。无臭,味辛、辣。以粒均匀、饱满、色白者为佳。

食用方法

1、研末 白芥子晒干、研末,用酒送服,适量食用可以治疗翻胃、吐食上气以及羸弱不欲动。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