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羊尾油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羊尾油

温散寒邪、补虚活血、营养皮肤

一般人群均适宜

外感不清、痰火内盛者、血脂异常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营养功效 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羊尾油不仅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动物油脂,也是哈萨克医常用的药材和药物基质,又是一种中药炮制辅料和化妆品原料。羊尾油来源于羊的臀部和尾部脂肪,富含多种功能性脂肪酸,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白色或乳白色,具油润光泽,质地柔软,富有弹性,味淡,具羊油的特有气味。中医认为羊尾油味甘,性温、无毒,可用于虚劳、消瘦、肌肤枯憔、丹毒等症,有温散寒邪、补虚活血、营养皮肤的功效。 1、温散寒邪 羊尾油味甘、性温,有温散寒邪的功效,且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可内服,亦可外涂喉咙、颈根、耳根、耳池、鼻梁等部位,可用于儿童寒性感冒、咳嗽等症。 2、补虚活血 羊尾油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可起到补虚活血的作用,中医常将羊尾油用于中药炮制的油炙法。 3、营养皮肤 羊尾油可作为化妆品原料,由于含有丰富的动物油脂,加工后涂抹于皮肤,有滋润、保湿以及营养皮肤的功效。

营养价值

羊尾油主要成分为脂肪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且蕴含油酸的成分较高,此外还含有胆固醇、维生素D、维生素E及钾、钠、镁、铁等营养元素。

适宜和禁忌 适宜:一般人群均适宜 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外感不清、痰火内盛者、血脂异常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因羊尾油富含油脂,外感不清者本身消化功能会减退,此时食用羊尾油不容易消化,反而容易加重胃部不适。羊尾油性温,痰火内盛者服用后容易上火,导致症状加重,故不建议食用。因羊尾油富含油脂,故不建议血脂异常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母婴宜忌

孕妇应少吃。羊尾油可用于消瘦、虚劳等症,但由于含有的油脂过多,食用过多可能会导致孕妇肥胖,故孕妇可少量食用。

婴幼儿应谨慎食用。羊尾油脂肪含量高,而且能润滑肠胃,婴幼儿年龄小,肠胃功能较弱,食用羊尾油容易导致腹泻等不良症状,故建议不要给婴幼儿吃羊尾油。

温馨提示

购买羊尾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看颜色:羊油是奶黄色,且没有其它残渣。2、闻味道:羊油有浓郁黄奶油香,而不是怪味或其它臭味。3、留意羊油的生产时间与保存期。

食用方法

1、熬制 取新鲜羊尾脂肪,切成小方块,置锅内加低热熔炼至出油完全炸出,滤除油渣,取熔化油置洁净器皿,室温放置凝固即可。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