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桂枝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外感风寒、胃寒腹痛者

温热病、阴虚阳盛者、热性体质者

营养功效 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桂枝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在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等功效。 1、发汗解肌 桂枝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如治疗风寒表实无汗者,常配伍麻黄同用,以开宣肺气、发散风寒,如麻黄汤;若治表虚有汗者,当与白芍同用,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如桂枝汤。 2、温通经脉 桂枝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效,如治疗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等病症时,常与枳实、薤白等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若治疗中焦虚寒、脘腹冷痛,可与白芍、饴糖等同用,如小建中汤;若治疗血寒瘀阻、经闭腹痛,多与当归、吴茱萸等同用;若治疗风寒湿痹、肩臂疼痛,可与附子等同用。 3、助阳化气 桂枝甘温,可助阳化气,以行水湿痰饮之邪,如脾阳不运、痰饮眩悸者,可取桂枝与茯苓、白术配伍后食用。

营养价值

桂枝主要成分除肉桂醛外,还含有苯甲醛、肉桂醇、丁香烯、香豆素等十多种成分。

不宜同食 1、赤石脂 桂枝不宜与赤石脂同用,可能降低各自药效。 适宜和禁忌 适宜:外感风寒、胃寒腹痛者 桂枝的功效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适用于外感风寒、胃寒腹痛者的治疗。 禁忌:温热病、阴虚阳盛者、热性体质者 温热病、阴虚阳盛之证患者不宜食用桂枝,有增加病症和不适症状的可能。热性体质者忌用,桂枝性温,食用后会导致火气旺盛,引起上火。 母婴宜忌

孕妇应谨慎食用。桂枝有通脉作用,在怀孕期间食用,可能会引起流产或早产,因此,孕妇应谨慎食用。

婴幼儿应谨慎食用。桂枝含有桂枝醇提取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婴幼儿服用后可能会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因此,婴幼儿应谨慎食用。

温馨提示

桂枝用量过大,可出现汗多、倦怠、心慌、头晕目胀、眼干而涩、咳嗽口渴、尿少以及尿道灼热等不良反应,故临床应用不可过量。

食用方法

1、泡水 将桂枝放在茶杯里,用开水冲泡即可饮用。 2、煎服 将桂枝放入瓷罐,加入适量清水进行煎煮后饮用。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