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麦冬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麦冬草

保养脾胃、镇静助眠、降低血糖

肾虚患者

胃寒、过敏体质者

营养功效 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麦冬草,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原产中国,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中国南方等地均有栽培。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阴湿处、林下或溪旁。麦冬草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经,具有保养脾胃、镇静助眠、降低血糖的功效。 1、保养脾胃 麦冬草中含有保养脾胃的成分,能够调节胃部黏液的分泌,修复胃部损伤,促进消化。同时,麦冬草也能增强脾脏功能,使其能更强健的运作。 2、镇静助眠 麦冬草中含有镇静的成分,能够排解心中烦闷,达到凝神静气的效果。在睡前服用麦冬草,还能够帮助更好的入眠。 3、降低血糖 麦冬草中含有天然的降糖成分,促进胰岛素的分泌,维持血糖的稳定,对糖尿病具有缓解作用。 4、降火清热 麦冬草性寒,可以降火清热,适合阴虚燥热的人服用。

营养价值

麦冬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含有挥发油,并含多种甾体皂苷、β-谷甾醇、豆甾醇、龙脑苷、单糖、低聚糖、葡萄糖甙、多种氨基酸,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能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提高机体适应能力,提高耐缺氧能力。

麦冬草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矿物质等成分,能为人体活动提供必需营养物质。

不宜同食 1、木耳 麦冬草具有很好的强心、抗菌作用,但是与木耳中的主要成分相冲,若两者同食可能会引起胸闷、恶心等不适症状。 适宜和禁忌 适宜:肾虚患者 麦冬草具有补血安神、疏肝去火、舒肝明目的功效,肾虚患者适量食用后可改善腰膝酸软的症状,提高性功能。 禁忌:胃寒、过敏体质者 麦冬草性偏寒,滋阴清热,胃寒患者过量食用后会加重体内寒气,导致脾胃虚寒,引起身体不适。对麦冬草过敏的人群食用麦冬草后易引起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斑、瘙痒等症状,故过敏体质者不宜食用。 母婴宜忌

孕妇应少吃。麦冬草含有丰富的营养,孕妇食用后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营养,但孕妇处于特殊时期,不宜食用药物,以免影响胎儿发育,故应少吃,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婴幼儿应谨慎食用。麦冬草性微寒,婴幼儿消化系统尚未健全,食用后会导致脾胃虚寒,消化道出现不良症状,故不可食用。

温馨提示

麦冬草一般可煎汤内服或者捣碎外敷,但不宜过量食用,因麦冬草性偏寒,过量服用,会导致脾胃虚寒,引起身体不适,影响健康。作为药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食用方法

1、水煎 取适量的麦冬草,将其洗干净、晒干,放入白瓷锅内,加入清水,用大火煮30分钟,再转至小火煮40分钟,滤去残渣即可食用,此方有补血补肾、安神定气的作用。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