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槟榔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槟榔

消除积食、醒酒、驱虫

患有肠道寄生虫病、脚气病、青光眼者

身体羸弱者、女性

105 营养功效 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槟榔略小于鸡蛋,果皮纤维质,内含一粒种子,即槟榔子。槟榔胚乳坚硬,具灰褐色斑点,于8-11月果实完全成熟之前即予采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晒干,干后呈深褐色或黑色,咀嚼时可以蒟叶包覆,具有消除积食、醒酒、驱虫等功效。 1、消除积食 对于食物吃的过多所导致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如果适当的吃槟榔,能够很好的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提高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都有着一定的消除积食的功效。 2、醒酒 槟榔尤其是对于酒精摄入过多所引起的头痛、头晕、意识不清、恶心、呕吐。如果适当的吃槟榔,都有着一定的促进酒精代谢、缓解醉酒所造成的不适的功效。 3、驱虫 槟榔治疗绦虫、蛔虫、姜片虫、蛲虫等肠寄生虫时可单味研磨或配伍其他驱虫药同服,具有驱虫的功效。 4、促进血液循环 槟榔还能够促进气血的流通和血液循环,对于手脚冰凉、精神倦怠、阳气不足的人,适当的嚼槟榔,也有着一定的增进气血流通、缓解手脚冰凉的作用。

营养价值

槟榔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槟榔原果的主要成分为酚类、多糖、脂肪、粗纤维、水分、灰分和生物碱。槟榔还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槟榔种子含总生物碱0.3%-0.6%,主要为槟榔碱,并含有少量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异去甲基槟榔次碱、槟榔副碱及高槟榔碱等,均与鞣酸集合存在。还有鞣质、脂肪、甘露醇、半乳糖、蔗糖、儿茶精、表二茶精、无色花青素、槟榔红色素、皂苷及多种原矢车菊素的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等。

不宜同食 1、酒 升高血压 适宜和禁忌 适宜:患有肠道寄生虫病、脚气病、青光眼者 适宜患有肠道寄生虫病、胸膈满闷、痞胀呕吐、脚气病,以及青光眼、眼压增高者食用。适宜过食肥甘油腻、醉酒之人食用。 禁忌:身体羸弱者、女性 身体羸弱者不宜吃槟榔,槟榔中的某些物质会扩张血管,会对羸弱患者产生负担。女性不宜吃槟榔,因为槟榔中有性兴奋物质,女性不宜长期大量食用。 母婴宜忌

孕妇应谨慎食用。槟榔中有兴奋物质,孕妇不宜食用。

婴幼儿应谨慎食用。槟榔可能具备兴奋性并可扩张血管,婴幼儿应谨慎食用。

温馨提示

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食用方法

1、生吃 将槟榔剥成瓣,同时加入石灰膏,用栳叶包住,放入口中慢慢咀嚼,经常食用有一定的预防病毒、美容养颜的效果。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