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药物介绍
坦洛新可选择性拮抗肾上腺素α1受体,用于缓解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引起的排尿障碍。
制剂规格
坦洛新一般以其盐酸盐制药,有多种制剂和规格,给药方法、途径和吸收速度、稳定性都不一样,各有特点。不同厂家的制剂因制作工艺不同,其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可能也不一样。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
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剂:0.2毫克。
盐酸坦洛新缓释片:0.2毫克。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毫克、0.4毫克。
盐酸坦索罗辛口崩缓释片:0.1毫克、0.2毫克。
功效作用
用途
坦洛新用于缓解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引起的排尿障碍。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坦洛新为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拿药,并遵医嘱用药,包括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不得擅自按照药物说明书自行用药。
缓释胶囊剂或片剂(0.1毫克、0.2毫克):一次0.2毫克,一日一次,饭后口服。根据年龄、症状的不同可适当增减。
缓释胶囊剂(0.4毫克):0.4毫克,每日一次,餐后半小时服用。对于2 ~ 4周后0.4毫克剂量没有效果的患者,可以将剂量增加到每日0.8 毫克。如果停止或中断数天,治疗应该以每日0.4毫克重新开始。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禁止用药
对本品或其中的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女性患者禁用。
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儿童禁用。
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前列腺癌患者禁用。
谨慎用药
直立性低血压患者,需谨慎使用。
冠心病患者,需谨慎使用。
有严重的肝功能障碍患者慎用。
老年人视肾功能情况谨慎选择。
同时服用抑制磷酸二酯酶5活性的药物如西地那非、盐酸伐地那非的患者慎用。
坦洛新与一些药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坦洛新前请务必告知医生,并咨询医生是否能用药,如何用药。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应而拒绝用药。你可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咨询医生,了解坦洛新的药物不良反应,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坦洛新不良反应主要包括
头晕、步态蹒跚。
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痛、食欲缺乏。
血压下降、心率加快。
皮疹。
肝功能异常。
鼻塞、水肿、吞咽困难、倦怠感。
尿失禁,味觉异常,女性化乳房,持久勃起,射精障碍,手术虹膜松弛综合征,视力障碍等。
其他不良反应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用药注意
口服缓释胶囊不能压碎、咀嚼或打开服用,应整个吞服。
口崩片无需用水送服,直接放入口中,唾液使其崩解后吞下即可。
服药后避免进行高空作业、汽车驾驶等伴随危险的工作。
如果同时在使用降压药,需要关注血压情况,若血压过低,应减量使用降压药。
老年患者常伴有肾功能减退,用药后要充分评估用药效果,若不满意,不应继续增量,而应改用其他适当的处置方法。
在使用本药之前应排除前列腺癌。
如果我漏服药物怎么办?
尽快补充漏服的药物。如果到了下次服药时间,就不要加用所漏服的药物。
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通常坦洛新会出现头晕、步态蹒跚、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痛、食欲缺乏等不良反应。如果反应轻微,可以坚持用药。如果不良反应较大,应立即停药,就医。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以决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换用其他药物。
什么情况下需要急救?
坦洛新罕见急性过敏反应,一旦发生急性过敏反应表现,请立即寻求急救处理。
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就医?
低血压。
心率加快。
皮疹。
肝功能异常。
吞咽困难。
坦洛新应该如何保存?
坦洛新药品应该在室温、干燥处密闭保存。
不要将该药物分享给与你有相同症状的人使用。
药物要远离儿童。
药物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与坦洛新相互作用,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疫苗、维生素、草药等。这些药物与坦洛新一起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本品主要经CYP3A4和CYP2D6代谢,与CYP2D6的中效或强效抑制药(氟西汀等)或CYP3A4的中效或强效抑制药(酮康唑、西咪替丁等)合用,可导致本药的清除率明显下降,血药浓度升高,所以应避免与此类药物联用。
慎与PDE5抑制剂合用,因可导致直立性低血压。
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本品的降压作用降低。
如醋氯芬酸可降低本药的药理作用。
与β受体拮抗药、利尿药、ACEⅠ、钙通道阻滞药合用,降压作用增强。
合理用药
药物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处方药应该由医生开具,非处方药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坦洛新是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你的病情开处方使用。自行用药可能会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药物风险:浪费药物资源,贻误病情,产生耐药,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坦洛新需要遵照医生处方足量、足疗程应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不要轻易减量、停药,以免形成耐药、病情反复或者再次加重。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4]
熊方武,余传隆,白秋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