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苯酚_功效作用注意事项用药禁忌用法用量

概述
药物介绍
苯酚属于酚类化合物,是一种防腐剂和消毒剂。苯酚可杀灭细菌及部分真菌,杀灭芽胞和病毒的效果较差;苯酚对小范围的皮肤有止痒、止痛的作用。
制剂规格
苯酚有好几种制剂和规格,它们的使用方法、途径和稳定性都不一样,各有特点。不同厂家的制剂因制作工艺不同,其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可能也不一样,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
溶液剂:1%~10%
油剂:1%~2%
酊剂:5%~10%
软膏剂:2%
功效作用
用途
低浓度苯酚可以用于皮肤消毒、止痛、止痒。
苯酚也用于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苯酚可以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如手癣、脚癣,汗疱症(汗疱疹)等。
苯酚也用于治疗口腔和咽喉的疼痛或刺激症。
在医疗美容行业,可以用于雀斑、黄褐斑的脱色治疗。
苯酚还用于各种外科器械、房屋的消毒和排泄物的处理。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苯酚是非处方类的消毒剂,但其毒性大,腐蚀性强,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
1%苯酚溶液或2%苯酚软膏用于皮肤杀菌和止痒;按一定比例配制樟脑酚液,用于牙科止痛。
常用95%苯酚溶液局部点拭雀斑、黄褐斑等。
3%~5%的苯酚水溶液用于器械、室内环境、排泄物消毒。
用1%~2%苯酚甘油溶液滴耳,可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用5%~10%苯酚酊剂局部涂擦真菌感染的皮肤,如手、足癣,汗疱疹等。
用10%苯酚水溶液涂拭阑尾残端,烧灼、消毒小的阑尾溃疡面。
苯酚也可以用于治疗趾甲向内生长。
0.5%苯酚溶液用于生物制剂防腐。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什么情况下禁用苯酚?
对苯酚过敏者禁用。
过敏性皮肤疾病不用苯酚消毒。
鼓膜穿孔、化脓者禁用苯酚。
不使用苯酚给膀胱镜等消毒。
尿布皮炎患儿及6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6岁以下儿童或咽喉炎患者不能使用含苯酚的喷雾剂。
不能用在破损的皮肤和伤口处。
谨慎用药
因为苯酚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高浓度苯酚还会腐蚀皮肤,因此,使用苯酚进行脱色治疗时,应小心点涂于患处,待局部皮肤变白时立即涂丙二醇中和。
苯酚毒性大,不适合用作食物或餐具的消毒。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避免接触苯酚。
如果你计划怀孕或者是处在妊娠期、哺乳期,用药前请咨询医生能否用苯酚。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苯酚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可引起刺麻感,使皮肤发白或产生红斑。
高浓度溶液(20%以上)有腐蚀作用,可使局部组织发生皮炎和坏死。
苯酚对组织的穿透力强,长期或大面积应用可经皮吸收,引起全身中毒反应。
误食苯酚可出现疼痛、恶心、呕吐、出汗和腹泻。
用药注意
苯酚具有毒性和较强的腐蚀性,不同浓度的苯酚溶液和制剂有不同的作用,使用时一定要详细阅读使用说明,或咨询专业医生。
如果高浓度苯酚误沾到皮肤上,可以用甘油或植物油清洗皮肤,或用大量水冲洗。
如果苯酚滴溅到眼中,用水或0.9%氯化钠溶液冲洗至少10~15分钟。
苯酚溶液不能在皮肤上大面积使用,也不适用于大的创口。
多次使用苯酚消毒,可使针织品变黄、橡胶制品变脆、油漆剥蚀等。
苯酚是酸性物质,浸泡器械消毒时,需加入碳酸氢钠与甘油中和酸度,以防止器械生锈。
苯酚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房间。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不能混合储存。
将苯酚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药物相互作用
苯酚可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苯酚与水合氯醛、樟脑、薄荷脑、冰片、间苯二酚、麝香草酚按比例混合,所形成的混合物可减少苯酚的刺激性。
苯酚遇碘、溴会生成沉淀,遇碱式醋酸铝溶液可发生白色沉淀,如溶液中含甘油,则可不发生沉淀。
升高酸碱度或与血液或其他有机物质结合,苯酚的抗菌活性都会降低。
合理用药
避免误食苯酚。
使用苯酚消毒时,一定要看清浓度,仔细阅读说明书。
在没有全面了解苯酚作用的情况下,避免自行购买。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2]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3]
Sean C Sweetman.马丁代尔药物大典.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