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乐卡地平_功效作用注意事项用药禁忌用法用量

概述
药物介绍
乐卡地平是二氢吡啶钙通道阻滞药,具有降压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
制剂规格
乐卡地平通常制成片剂,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
乐卡地平片剂:10毫克。
功效作用
用途
乐卡地平用于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乐卡地平为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拿药,并遵医嘱用药,包括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不得擅自按照药物说明书自行用药。
片剂在服用时,不要咀嚼、压碎,应该整个吞服。每天按时、按量服用。不要自行随意加量、减量或者超期用药。
口服,1次/日,一次10毫克,于饭前15 分钟服用,必要时根据病人的个人情况可增至20毫克。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禁止用药
对二氢吡啶类过敏者。
其他如左心室传导通道阻滞、未经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严重肾脏或肝脏疾病、以及在一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不要服用。
18岁以下患者不得服用。
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不应服用。
谨慎用药
对患有轻度至中度肝脏或肾脏疾病,或正在进行透析治疗者,需适当地调整剂量。
对患有其他心脏病或需安装起搏器者,在处方前应考虑这个问题。
乐卡地平与一些药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乐卡地平前请务必告知医生,并咨询医生是否能用药,如何用药。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应而拒绝用药。你可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咨询医生,了解乐卡地平的药物不良反应,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乐卡地平不良反应包括:
本品耐受性良好。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其扩血管作用有关,如面部潮红、踝部水肿、心悸、心动过速、头痛眩晕。
偶见胃肠道反应、皮疹、疲劳、嗜睡、肌肉痛。
极偶然可能出现低血压。
用药注意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如果体内没有安装起搏器),在应用本品时应密切观察。
轻到中度肝或肾功能异常患者在开始使用本品治疗时应谨慎,尽管这类人群可能耐受常用的推荐剂量,但将日剂量增至20毫克时则需要注意,由于肝功能受损时抗高血压效果可能会增强,因此,需要考虑调整剂量。
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因为这些可能会增加抗高血压药物的血管扩张作用。
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通常乐卡地平会出现低血压,胃肠活动和张力减弱、恶性高热等。如果不良反应较大,应立即停药,就医。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以决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换用其他药物。
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就医?
与原发病无关的症状。
乐卡地平应该如何保存?
乐卡地平药品应该在室内避光、干燥处密闭保存。
不要将该药物分享给与你有相同症状的人使用。
药物要远离小孩。
药物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与乐卡地平相互作用,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疫苗、维生素、草药等。这些药物与乐卡地平一起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本品经CYP3A4代谢,因此,同时服用CYP3A4酶的抑制剂和诱导剂会影响本品的代谢和清除,应避免同时CYP3A4酶抑制剂(如酮康唑、伊曲康唑、利托那韦、红霉素、竹桃霉素)。
本品与环孢素合用,本品和环孢素的血浆浓度均会升高。一项在年轻健康志愿者中的研究表明,当服用本品3h后再服用环孢素时,本品的血药浓度并无改变,而环孢素的AUC增加27%。但是如果同时服用本品和环孢素,则本品平均的血药浓度升高3倍,环孢素的AUC增加21%。不推荐两药合用。
同其他二氢吡啶类药物一样,本品对于葡萄柚汁代谢的抑制作用敏感,会导致全身性利用度的提高从而加强降压效果。
老年志愿者同时口服20mg本品与咪达唑仑时,本品的吸收会增加约40%,而吸收速率会下降(Tmax从1.75h延长到3h)。咪达唑仑血药浓度无变化。
慎与其他CYP3A4酶的底物,如特非那定、阿司咪唑、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奎尼丁合用。
同时应用本品和CYP3A4酶的诱导剂,如抗癫痫药物(苯妥英,卡马西平等)和利福平时应当注意,因为降压效果可能会降低,应当比平时更频繁地监测患者的血压。
本品和美托洛尔(一种主要通过肝清除的β受体拮抗药)同时应用时,美托洛尔的生物利用度无明显变化,但本品的生物利用度却下降了50%。因此,本品与β受体拮抗药同时服用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合理用药
药物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处方药应该由医生开置,非处方药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乐卡地平是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你的病情开处方使用。自行用药可能会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药物风险:浪费药物资源,贻误病情,产生耐药,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乐卡地平需要遵照医生处方足量、足疗程应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不要轻易减量、停药,以免形成耐药、病情反复或者再次加重。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4]
余传隆,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5]
https://www.drugs.com.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