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睑板腺癌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睑板腺癌又称麦氏腺癌,是眼睑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来源于睑板腺和睫毛的皮脂腺最常见。发病年龄以50~70岁居多,女性多于男性,且上睑好发。其恶性程度,根据分型不同而差异很大。恶性程度低的历时多年,缓慢增大,恶性程度高的则发展快,造成早期转移。故凡在40岁以上,而有反复发作的霰粒肿样病变时应引起重视。
病因
导致癌变的环境因素广泛作用于睑板腺的腺体细胞是可能的病因。
症状
早期很少有自觉症状,局部表现为皮下结节,质硬与皮肤不粘连,颇似霰粒肿,有的误认为霰粒肿,手术切除后又复发,肿块继续增大后可在结膜面上透见黄色,结节表面不平,继而形成溃疡,出现菜花样肿块,触之易出血,分化程度较低者通过淋巴管可以较早的向耳前淋巴结和颌下淋巴结转移。
检查
无特殊检查方法,肉眼观察即可。
诊断
1.老年女性多见。
2.好发于上睑,早期肿瘤局限于睑板内,与睑板腺囊肿相似,呈小结节状隆起,边界清楚,质地较硬,无疼痛,与皮肤不粘连,相应部位的睑结膜面充血。
3.肿瘤生长缓慢,晚期于皮肤面或结膜面可见黄色结节,破溃后呈黄白色分叶或菜花样,易出血。
4.有的可向眶内发展,导致眼球突出和运动障碍;还可转移到局部淋巴结及内脏。
5.早期应与睑板腺囊肿鉴别,尤其是老年人复发性者。晚期要与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肋癌鉴别。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
治疗
不治可因溃疡出血,感染或衰竭致死。放疗对此类癌肿不甚敏感,故只能把放疗作为辅助。手术治疗尚较有效,对分化型者,如病变较小,未超出眼睑本身,仅作局部切除即可。出现淋巴结转移的需行淋巴结清扫术。
预后
只要手术时切除彻底,一般很少复发。若出现远处转移则预后差。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