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肺泡蛋白沉积症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概述
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病因不明、以肺泡内大量磷脂蛋白样物质异常沉积为特征的疾病。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临床症状
进行性的活动后气促,可伴有轻微咳嗽或白黏痰,继发感染后痰量增多。严重缺氧的患者通常可见发绀、杵状指。
危害
易合并肺部感染,特别是机会感染,少数病人会死于呼吸衰竭。
并发症
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
检查
血常规检查、胸部X线、胸部CT检查、痰液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肺功能等检查。
诊断
症状不典型,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以及BAL或经支气管肺活检或开胸肺活检。
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均无效。可选择经支气管镜分段支气管肺泡灌洗、全肺灌洗、GM-CSF治疗或基因治疗。
治愈性
7.9%~29%的患者可以自行缓解,治疗可加速自行缓解,改善病情。
饮食建议
正常饮食,注意营养均衡。
病因
流行病学
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1,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从婴儿到70岁老人,但以30—50岁的中年人多见,约占病例总数的80%。7.9%–29%的患者可以自行缓解。=
病因
病因不明。具体可能与①肺泡巨噬细胞功能缺陷;②继发于其他疾病或因素;③基因突变几方面因素相关。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起病可急可缓,运动不耐受是最常见的首发表现,若未予诊断,则可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咳嗽。可伴发热、无力、体重减轻、胸痛、咯血及食欲减退。婴幼儿呼吸道症状较为隐匿,多表现为生长发育落后,以吐泻为首发症状。继发感染时,痰可呈黄色脓性。病变进展可出现发绀及严重气促。体征甚少。仅有少许散在湿啰音或胸膜摩擦音。
其他症状
继发感染者痰量增多。严重缺氧的患者通常可见发绀、杵状指。
诊断依据
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以及BAL或经支气管肺活检或开胸肺活检。胸部影像学特点是出现磨玻璃影、地图征、铺路石征等典型表现,同时BAL液呈典型的牛奶状外观,静置后可分层,则提示PAP。结合病理切片光镜下特征性表现则可诊断。
治疗
治疗方针
支气管镜分段肺泡灌洗或全肺灌洗,可同时应用GM-CFS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无效。
手术治疗
局麻或全麻下行经支气管镜分段肺泡灌洗或全肺灌洗。大部分患者需要进行全肺灌洗。
其他治疗
GM-CSF治疗。目前有应用皮下注射GM-CSF,或者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
预后情况
7.9%~29%的患者可以自行缓解。进行全肺灌洗的患者平均存活率明显高于未灌洗者。进行全肺灌洗的患者五年平均存活率92%~96%。
护理
日常护理
要避免或减少粉尘、烟雾吸入,避免主动和被动吸烟,以免加重肺部损害。要预防和及时治疗感冒、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
饮食调理
正常饮食,注意均衡营养。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