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皮样囊肿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皮样囊肿属先天性疾患,是一种错构瘤,常位于皮下,偶见于黏膜下或体内器官。囊肿位置不同,囊肿内可包含不同的成分,如牙齿、指甲和软骨样或骨样结构。
病因
皮样囊肿病因不明,属先天性疾患。皮样囊肿起源于异位的胚胎上皮细胞,是胚胎发育早期(3~5周)在神经沟封闭时将部分皮肤组织带入的结果。
症状
发病年龄早,多见于婴儿。皮损为直径1~4cm的皮下结节,其表面皮肤可活动,但基底常粘连固定,质较软,有波动或面团样感。一般增长缓慢。最常见部位为眼周。
检查
皮损组织病理显示囊肿为单房,囊壁较厚,类似完整或不甚完整的皮肤结构。最内层为角质层,其余各层为颗粒层、棘细胞层和基底层及真皮层。真皮组织可见有毛囊、皮脂腺、小汗腺和顶泌汗腺等组织。囊腔内可见皮脂、上皮碎屑、毛发和较黏稠液体。卵巢皮样囊肿(囊性畸胎瘤)或腹内播散性皮样囊肿囊腔内包含甲、毛发、软骨或骨成分。囊壁包含皮肤附属器结构如毛囊、小汗腺、大汗腺,偶尔可包含牙齿或神经。
诊断
①病史: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囊性肿物,缓慢生长变大,一般无自觉症状;②临床检查:囊性肿物,皮样囊肿好发于口底区,与周围无粘连,触诊可及面团样柔韧感;③穿刺检查:皮样囊肿可抽出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
治疗
治疗方法为手术彻底切除。囊肿的基底若与骨面紧贴,宜连同该部骨膜一并切除。囊肿切除后,如有骨组织凹陷、缺损或变形等畸形,可进行后期组织移植,以恢复正常外貌。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