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迟发性运动障碍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概述
迟发性运动障碍是由抗精神病药物诱发的一种刻板重复、持久、异常的不自主运动,主要见于长期(1年以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最常见者为吩噻嗪类及丁酰苯类药物所致。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
别名
迟发性多动症持续性运动障碍、迟发性多动症、迟发性运动不协调、持续性运动障碍
临床症状
临床以刻板重复、持久、异常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
危害
由于唇、颊、舌等运动障碍,可出现舌咬伤、构音不清、吞咽困难、呼吸困难、骨折等表现。
检查
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等。
诊断
根据抗精神病药物服用史及异常的不自主运动等表现可诊断。
治疗原则
去除诱因,积极预防和控制迟发性运动障碍。
治愈性
停药后运动障碍可逐渐缓解或消退。
饮食建议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烟酒。
病因
流行病学
本病多见于老年女性。口服普通抗精神病药发生率为20%~40%,使用长效抗精神病药发生率约50%。
病因
多见于长期(1年以上)大剂量服用阻滞多巴胺能受体,或与之结合的抗精神病药,尤其吩噻嗪类如氯丙嗪奋乃静,丁酰苯类如氟哌啶醇等可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某些多巴胺药物如左旋多巴、美多巴、帕金宁安定剂也可引起类似迟发性运动障碍,偶见于长期服用抗抑郁药、抗帕金森病药、抗癫痫药和抗组胺药患者减量或停药时。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多发生于老年,特别是女性,尤其以老年伴有脑器质性病变者较多。大多数服用抗精神病药1年以上,出现时间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3年。2.临床主要表现为不自主、节律性、重复刻板式运动。下面部肌肉最常受累,表现为口唇及舌重复地、不可控制地运动,如吸吮、舔舌、咀嚼、噘嘴、歪颌或舌头在口腔内舔牙齿,有时舌头不自主地突然伸出口外,称为捕蝇舌征,严重时构音不清、吞咽障碍。躯干肌受累表现为躯干反复的屈曲与伸展,称为身体摇晃征。肢体远端显现连续不断的屈伸动作,称弹钢琴指(趾)征。肢体近端很少受累。上述症状成人以口面部症状多见,儿童以肢体症状更明显。情绪紧张、激动时症状多加重,睡眠时消失。
诊断依据
1.患者有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史,多在1年以上。2.症状开始于患者仍在服药中或停药后3个月之内。3.运动障碍的特征是以节律性、异常、刻板重复的不自主快速运动。4.无其他特异性阳性体征和检查结果。
治疗
治疗方针
1.及时减少或停用正在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2.控制迟发性运动障碍。3.更换抗精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可使用利血平、异丙嗪、奥氮平、丙戊酸钠、硫必利、舒必利、丁苯那嗪、普纳洛尔、阿普唑仑等药物等缓解症状。
其他治疗
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脑深部电刺激术 (DBS)治疗。
预后情况
本病一般在停药后数月或1~2年内运动障碍可逐渐缓解或消退。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治疗,一般说来相当困难,效果都不太理想。
护理
日常护理
1.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2.注意休息,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3.调节心理状态,保持心情愉悦,积极配合治疗,避免不良情绪加重病情。
饮食调理
饮食结构合理,选择清淡、易消化、低脂、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多食水果、蔬菜及含钾丰富的食物,少吃胆固醇高的食物和动物内脏、蛋黄和动物油;饮食有规律,戒烟限酒,禁止暴饮暴食。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