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碘伏过敏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概述
碘伏过敏是指患者在使用碘伏后,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种特异性疾病。患者可有局部或全身皮肤红斑、风团,伴瘙痒、红肿等,严重者可出现喉水肿、哮喘样发作或过敏性休克的表现,经及时抗过敏治疗可改善症状。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急诊科、变态反应科、皮肤科
临床症状
局部或全身皮肤红斑、风团,伴瘙痒、红肿、喉水肿、哮喘样发作、休克等。
危害
皮肤损害影响皮肤美观。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并发症
过敏性休克等。
检查
体格检查、血清免疫蛋白测定、皮肤试验等。
诊断
接触碘伏后出现皮疹或哮喘样发作、休克等症状结合皮肤试验等进行诊断。
治疗原则
避免刺激及再次接触、抗过敏药等药物治疗为主。
治愈性
轻症者治疗可缓解或消除症状,并发喉水肿等重症患者有致死风险。
饮食建议
正常饮食。
病因
病因
碘伏引起患者特异性免疫反应。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患者可出现碘伏接触部位等局部或全身的红斑、风团等皮肤损害,伴瘙痒、红肿、疼痛等。部分患者出现出汗、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发绀、烦躁不安、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过敏性休克或哮喘样发作及喉水肿的表现。
诊断依据
1.患者有碘伏过敏或碘过敏的病史,在接触碘伏部位及其周边或全身出现红斑等皮肤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喉水肿、哮喘样发作、过敏性休克的表现。
2.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可提示存在免疫反应。
3.皮肤试验可引起相似或相同的反应有助于诊断。
4.过敏反应者使用抗过敏药有效可为诊断提供参考。
治疗
治疗方针
尽快冲洗清除碘伏,抢救过敏性休克患者,抗过敏药等药物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
局部治疗
以红斑、丘疹为主者,用洗剂、霜剂或油膏,红肿明显,伴水疱、糜烂和渗液者可做开放性冷湿敷。疑似感染红肿明显,伴水疱、糜烂和渗液者可做开放性冷湿敷,或糖皮质激素。疑似感染可用加入抗生素的油膏。
抗过敏
可选择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抗过敏药物治疗。
抗感染
如果合并局部感染,可使用抗生素。
抗休克
对于出现过敏性休克患者,可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急救。
舒张支气管
沙丁胺醇扩张支气管,吸入肾上腺素治疗哮喘。
解除喉水肿
喉水肿者可咽喉局部喷雾1:2000肾上腺素。
手术治疗
如果出现威胁生命的气道阻塞,立即气管插管或床旁气管切开。
其他治疗
如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预后情况
及时治疗者一般预后良好。
护理
日常护理
1.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恐惧等不良情绪。避免搔抓。不宜用热水烫洗,避免强烈日光或热风刺激,预防感染。
2.进行适当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
3.注意避免使用碘伏,防止发生过敏反应。
饮食调理
正常饮食。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