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耳后骨膜下脓肿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急性发作时,乳突腔内蓄积的脓液经乳突外侧骨皮质破坏处流入耳后骨膜下,形成耳后骨膜下脓肿。脓肿穿破骨膜及耳后皮肤则形成耳后瘘管,可长期不愈。
耳后骨膜下脓肿和耳后瘘管是中耳乳突炎较常见的并发症,可被自行穿破或者切开得以引流,从而减少颅内并发症的机会。
病因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急性发作时,乳突腔内蓄积的脓液经乳突外侧骨皮质破坏处流入耳后骨膜下,形成耳后骨膜下脓肿。
症状
1.耳内及耳后疼痛,可伴同侧头痛及发热等全身症状。
2.耳后肿胀,压痛明显,骨膜未穿破者,触诊时波动感不明显,耳郭后沟消失,耳郭被推向前、外方。
3.外耳道有脓,鼓膜穿孔或者呈急性中耳炎表现。
4.脓肿诊断性穿刺,可抽出脓液。
检查
1.中耳炎
多为胆脂瘤型、骨疡型中耳炎急性发作或儿童急性中耳炎引起。
2.高热、耳痛
3.体检
耳后红肿、压痛、有波动感,耳郭被推向前、外移位,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得脓液。
4.血象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乳突相常有骨质破坏。
诊断
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可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1.外耳道疖
外耳道内局部红肿,耳郭牵拉痛,乳突曲压痛不明显。
2.第一鳃裂瘘管
虽然患者可能出现耳后瘘管及脓肿,但是没有中耳炎及耳内流脓病史。
3.耳周化脓性淋巴结炎
症见耳周近耳根处淋巴结红肿疼痛,位置浅表,触痛明显,继而红肿剧增,破溃流脓。病程较短,溃口容易愈合,一般不形成瘘管。
治疗
1.控制感染
全身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
2.局部切开排脓
3.乳突手术
尽早施行乳突手术,清除中耳病变。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