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腰骶脂肪疝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本病多见于中年以后肥胖的妇女,绝大部分有生产史,另有部分患者可合并有下肢静脉曲张、子宫脱垂、股疝等疾病。  
病因
脂肪由深筋膜的血管和末梢神经孔道中疝出,疝颈处由于卡压而致病。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骶髂关节后方及两侧的深筋膜有许多神经末梢支伴有血管穿出的孔道,其深部的脂肪可经此疝出,疝颈处由于卡压、缺血而发生局部炎性反应,并产生疼痛。  
症状
主要以患侧腰骶部疼痛为特点,多为胀痛、酸痛和隐痛,一般不严重,但影响步行;因骶髂关节后方有腰骶神经后支及臀上神经皮支,受刺激时可有大腿后方的感应痛,但不超过腘部。在骶髂部皮下扪诊可触到圆形肿物,多数为0.5~1.5cm大小,为一个或几个,略有弹性,呈弹力性硬感,用力按压局部可引起疼痛及感应痛。局部封闭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检查
X线检查,无阳性发现。
诊断
依据病史、主诉及体检,一般不难作出诊断。但查体应仔细,尤其对肥胖体型患者,触诊多不清楚,应仔细触诊。
治疗
1.保守治疗
以消除及缓解腰腿痛症状为主。对病程短、症状较轻、肿物较小的患者,先行局部封闭等保守治疗大多有效,甚至可使症状完全消失。
2.手术治疗
对保守治疗失败者,或症状较重、反复发作或肿块数量多且体积较大者,可手术治疗。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