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概述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指由编码遗传性蛋白C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易栓症,分为纯合子型和杂合子型,临床以静脉血栓形成为主,表现为局部疼痛、发红发热、肿胀、皮下可触到索条状血栓等。处于手术、妊娠等血栓高危环境时,可给予蛋白C浓缩剂、肝素等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小儿内科、儿科、内科
临床症状
局部疼痛、发红发热、肿胀、胸痛、呼吸困难、皮下可触到索条状血栓、小腿紧迫感等。
危害
易并发血栓,成年患者可因口服双香豆素类抗凝药诱发皮肤坏死等。
并发症
血栓、皮肤坏死等。
检查
血常规、血浆D-二聚体、血浆蛋白C含量测定、蛋白C活性测定、X线片、基因突变检测等。
诊断
据肺栓塞、浅表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等典型表现及浆蛋白C含量测定、蛋白C活性测定可诊断。
治疗原则
无血栓并发症的杂合子型一般不需预防治疗,但应避免手术、外伤等诱发血栓形成。一般采取肝素及华法林预防血栓形成,补充蛋白C,溶栓抗凝等治疗方法。
治愈性
经积极治疗可改善症状,预防血栓形成。
饮食建议
新生儿宜母乳喂养,成人正常饮食。
病因
病因
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蛋白C抗凝血活性和抗原含量下降导致。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本症以静脉血栓多见,如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浅表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等,较少发生动脉血栓,多见皮肤局部疼痛、发红发热、肿胀、皮下可触到索条状血栓、小腿紧迫感、胸痛、呼吸困难等。
其他症状
约20%的患者可发生动脉血栓或心肌梗死,表现为麻木、运动障碍、胸前区压榨性疼痛、烦躁不安、出汗等。
诊断依据
1.具有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临床表现。2.火箭免疫电泳法测定血浆蛋白C浓度可见血浆蛋白C浓度降低。3.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蛋白C活性时可见杂合子血浆蛋白C活性正常,纯合子降低,甚至测不到。4.血常规及X线片有助于诊断静脉血栓的形成。5.基因突变检测。
治疗
治疗方针
无血栓并发症的杂合子型一般不需预防治疗,但应避免手术、外伤等诱发血栓形成。一般采取肝素及华法林预防血栓形成,补充蛋白C,溶栓抗凝等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肝素及华法林可作为血栓形成的预防治疗药物。有血栓形成者,应采用溶栓治疗。
其他治疗
无血栓形成的杂合子通常无须预防治疗,但应避免由于外伤、手术及口服避孕药诱发血栓形成。不论哪种类型的患者,抗凝治疗前应输注蛋白C浓缩剂、新鲜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或FXI浓缩剂以提高血浆蛋白C的浓度。
预后情况
新生儿暴发性紫癜多见于纯合子型,病死率极高,预后不良。成人经积极治疗症状可改善。
护理
日常护理
1.积极预防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2.遵医嘱用药,慎服双香豆素类抗凝药。3.成年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
饮食调理
新生儿宜母乳喂养,成人正常饮食。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