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热带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1943年Weingarten等首先于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发现热带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或称热带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又称Weingarten综合征。其后在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及我国南方均有发现。该症主要与丝虫感染有关,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青壮年。
病因
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此症与丝虫感染有密切关系,如绝大部分患者血清对丝虫抗原的补体结合试验呈阳性,治愈后滴度下降;在典型患者中,肝、肺、淋巴结内均曾找到微丝蚴;用抗丝虫药物治疗该症有良好效果等。一些其他寄生虫病,如蛔虫、钩虫、弓首蛔虫感染也有可能引起该症。
症状
常见临床症状有咳嗽、喘鸣、胸闷乏力、厌食及发热等。咳嗽剧烈,但痰多黏稠,不易咳出,有时痰中带血。可有哮喘样发作。少数患者可有心律失常及消化系统表现。若不给予有效治疗,病程常迁延反复,数年后可由于肺纤维化出现肺功能不全的表现。体检可发现肺部哮鸣音及轻度肝、脾、淋巴结肿大。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加,可超过2500/mm3,甚至更高。IgE也相应增高。
2.X线
胸部X线表现为粟粒状或模糊阴影,中下肺野、两侧分布为多。经治疗后肺部X线异常可很快消失。但慢性患者常遗留肺间质纤维化。
诊断
根据该病多发生于丝虫流行地区,患者有阵发性咳嗽及哮喘等症状,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显著增高等可以作出诊断。如再加上微丝蚴补体结合试验阳性则可确诊。
治疗
海群生该症首选药物。其他可选用的药物有左旋咪唑、卡巴砷及亚乙酰拉砷等。血嗜酸粒细胞及X线改变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常比临床症状的消失来得缓慢,需1~3月。个别病人在治疗初期可有症状加重等现象,可并用数天泼尼松。约20%病例经上述治疗后,数年后又有复发,故有的人主张以上治疗宜重复2~3次,每一疗程间歇1个月,以防复发。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