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水蜈蚣_功效作用注意事项用药禁忌用法用量

概述
药物介绍
水蜈蚣是莎草科植物水蜈蚣的干燥全草。
水蜈蚣药性平,味微辛。归肝、肺经。
水蜈蚣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苷类、黄酮类等。其中,挥发油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
功效作用
用途
水蜈蚣有截疟、止咳、化痰、祛风利湿的功效。
水蜈蚣可治疗疟疾、感冒咳嗽、乳糜尿、关节酸痛、皮肤瘙痒等。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水蜈蚣可煎汤内服,用药时需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煎汤内服时,每日常规使用剂量为12~18克。
外用时,取适量新鲜的水蜈蚣捣烂外敷患处,可治疗创伤出血。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如果您有水蜈蚣过敏史,那么禁止使用水蜈蚣。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务必告诉医生。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水蜈蚣前请务必咨询医生。
使用禁忌
服药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腥膻、油腻、生冷、辛辣的食物,如有需求,请在食用前咨询专业医生。
如果水蜈蚣出现变质迹象,请不要继续服用。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目前,未见有资料显示水蜈蚣有毒性作用,也未见有按规定剂量服用水蜈蚣后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如果要长时间服用,请咨询专业医生,制定合理用药方案。
功效对比
水蜈蚣是莎草科植物水蜈蚣的干燥全草,蜈蚣是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二者功效不同。
水蜈蚣有截疟、止咳、化痰、祛风利湿的功效,内服可治疗感冒咳嗽、疟疾、乳糜尿、关节酸痛,外用可治疗皮肤瘙痒等。
蜈蚣能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治疗肝风内动、偏正头痛、痉挛抽搐、破伤风、小儿惊风、中风口㖞、半身不遂、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瘰疬、疮疡、蛇虫咬伤等。
用药误区
误区:根茎较细的水蜈蚣质量较好
水蜈蚣以全草入药,一般来说,根茎较粗、叶绿、带花的水蜈蚣质量较好。
其他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选购
如何选购
水蜈蚣主产于我国中部、南部、西南部、东部各省区,在全世界各热带和亚热带地方都有分布。
水蜈蚣具有如下特征:
水蜈蚣为淡绿色至灰绿色。根茎细长,近似圆柱形,表面为棕红色至紫褐色,有明显的节,节处有残留的叶鞘及须根。断面粉性,为类白色。茎为三棱形,比较细。单叶互生,线形,长短不一,有的长度比茎长,基部叶鞘为紫褐色。头状花序顶生,球形,基部有3片狭长的叶状苞片。坚果褐色,扁圆形。水蜈蚣气味微,味道淡。
根茎较粗,叶片为绿色,带花的水蜈蚣一般质量较好。
应存放于干燥、阴凉的地方,注意防虫蛀。
相关中成药
水蜈蚣颗粒:有清利湿热的功效,用于治疗乳糜尿、乳糜血尿等。
东梅止咳颗粒:能祛痰止咳、疏风清热,用于治疗治疗风热感冒、支气管炎及咳嗽多痰。
参考文献
[1]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饮片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2]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成方制剂卷(上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3]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成方制剂卷(下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4]
郭建生,潘清平.实用临床中药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