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大豆黄卷_功效作用注意事项用药禁忌用法用量

概述
药物介绍
大豆黄卷是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
大豆黄卷药性平和,味道甘。归肺、脾、胃经。
大豆黄卷的主要成分有氨基酸、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蛋白质和氨基酸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规定,干燥的大豆黄卷中,染料木苷和大豆苷的总含量不能少于0.080%。
功效作用
用途
大豆黄卷具有解表祛暑、清热利湿的功效。
大豆黄卷可以用于治疗暑湿感冒、湿温初起、发热汗少、小便不利、胸闷脘痞、肢体酸重等。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大豆黄卷煎汁内服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煎汁内服时,大豆黄卷的每日常规用量为9~15克。
大豆黄卷配伍五加皮、蚕沙等药物泡酒饮用,有祛风除湿、通络消炎的作用,可以用于风气病,缓解四肢痹痛不舒等不适症状。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如果您对大豆过敏,那么禁止使用大豆黄卷。
如果您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请务必告知医生。
孕妇服用大豆黄卷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哺乳期女性服用大豆黄卷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使用禁忌
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的食物及茶类,可能会降低药效,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避免和龙胆、人参、玄参、丹参、沙参、苦参、海藻同时服用。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目前,没有文献报道大豆黄卷有毒性作用,也没有资料显示服用大豆黄卷也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如果要长期服用大豆黄卷,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功效对比
大豆黄卷和淡豆豉都由豆科植物大豆加工制成,两者都有解表的作用,都可以用于治疗感冒,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大豆黄卷有祛暑、利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暑湿感冒,湿温初起。而且,大豆黄卷还可以治疗肢体酸痛、小便不利等。
淡豆豉有除烦、宣发郁热的作用,既可治疗风寒感冒,也可治疗风热感冒。而且,淡豆豉还可以治疗热病烦躁、虚烦不眠等。
用药误区
误区:感冒发热都可以用大豆黄卷治疗
感冒的类型有很多,如暑湿感冒、风热感冒、风寒感冒等。感冒的病因不同,治疗时采用的方法、药物也会不同。而大豆黄卷能解表祛暑、清热利湿,通常用于暑湿感冒、湿温初起的治疗。因此,用药前应该查明病因,再针对病因去治疗,不可盲目用药。
其他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选购
如何选购
大豆黄卷由大豆加工而成,全国各地都有生产。
大豆黄卷多为黄色或黄棕色,形状近似豌豆形,表面微微皱缩,一侧有一根弯曲的胚根,一侧有脐点。大豆黄卷的外皮比较脆,容易脱落或碎裂,气味清淡,味道也比较清淡,咀嚼时有豆腥味。
存放于通风、干燥的地方,并注意防虫蛀。
相关中成药
牛黄清心丸:具有镇惊祛风、清心化痰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风痰阻窍引起的痰涎壅盛、头晕目眩、言语不清、神智混乱、癫痫、抽搐等。
清心丸:具有祛风、化痰、清心的作用,可以治疗痰火壅盛、烦躁不安、神志昏乱、语言不清、狂证等。
薯蓣丸:具有益气和营、调理脾胃的功效,可以治疗肺脾不足、气血两虚引起的月经不调、闭经、胃脘痛、痹证、虚劳等
同仁牛黄清心丸:具有镇静安神、化痰息风、益气养血的功效,可以治疗高血压、中风、眩晕、神经衰弱、失眠疲劳、脑血栓后遗症等。
小儿肝炎颗粒:具有解郁止痛、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缓解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皮肤及巩膜发黄、胁痛、神疲乏力等,也可用于黄疸型肝炎、无黄疸型肝炎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2]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饮片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3]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上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成方制剂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5]
罗兴洪,赵霞,蔡宝昌.古今药酒大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