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药物介绍
山柰为姜科植物山柰的干燥根茎。
山柰味辛,药性温。归胃经。
山柰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山柰酚、黏液质、山柰素、淀粉、蛋白质等。其中,挥发油、山柰酚是主要活性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山柰中挥发油的含量不得少于4.5%(ml/g)。
功效作用
用途
山柰有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山柰还有抗肿瘤、提高免疫等作用。
山柰可治疗胃寒腹痛、胸膈胀满、饮食不消、牙痛、跌打肿痛等。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山柰可煎汤内服,还可入丸散剂使用。用药时需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煎汤内服,每日常规使用剂量为6~9克。
外用时,取适量山柰和密陀僧等中药研末,用乳汁调制后敷于面部,可治疗雀斑。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如果您有山柰过敏史,那么禁止使用山柰。
阴虚血亏、胃有郁火者,禁止服用山柰。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务必告诉医生。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山柰前请务必咨询医生。
儿童和老年人服用山柰前请咨询专业医生。
使用禁忌
食用生冷、腥膻、辛辣的食物可能会影响药效,如有需求,请在食用前咨询专业医生。
如果山柰出现变质迹象,请不要继续服用。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目前未见资料显示山柰有毒性作用,也未见有按规定剂量服用山柰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
如果有长期服用的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
功效对比
山柰为姜科植物山柰的干燥根茎,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二者功效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山柰和山楂都能消食,用于治疗饮食不消、肉食积滞、胸膈胀满等。
山柰还有行气温中、止痛的功效,可治疗胃寒腹痛、牙痛、跌打肿痛等。山楂还能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可治疗泻痢腹痛、瘀血经闭、疝气疼痛、产后瘀阻、心胸痹痛、心腹刺痛、高脂血等。
其他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选购
如何选购
山柰原产于印度,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云南、广西、四川等地。
山柰具有如下特征:
山柰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横切片,外皮皱缩,浅褐色或黄褐色,部分有根痕或残存须根;切面粉性,类白色,常常鼓起。质地脆,容易被折断。有特殊的香味,味道辛辣。
应存放于阴凉、干燥的地方。
相关中成药
六味安消散:能和胃健脾、消积导滞、活血止痛,用于治疗脾胃不和、积滞内停引起的消化不良、胃痛胀满、痛经、便秘等。
伤痛宁片:能散瘀止痛,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闪腰挫气,可以缓解皮肤青紫、肿胀、瘀斑、活动受限、疼痛等。
风寒止痛膏:能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治疗急性扭挫伤和关节肌肉疼痛。
参考文献
[1]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饮片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2]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成方制剂卷(上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3]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成方制剂卷(下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