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竹茹_功效作用注意事项用药禁忌用法用量

概述
药物介绍
竹茹是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
竹茹味甘,微寒。归肺、胃、心、胆经。
竹茹主要成分是三萜、黄酮、多糖、氨基酸、酚性物质、树脂等。其中,三萜、黄酮为主要的活性成分。
功效作用
用途
竹茹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竹茹还具有抗菌、抗氧化等作用。
竹茹可以治疗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竹茹可煎汁内服,服用时要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煎汁内服时,每日常规用量为5~10克。入药剂量,请遵医嘱使用。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对竹茹过敏者,禁止服用。
胃寒呕吐者,禁止服用。
外感风寒、消化不良、欲呕吐者,禁止服用。
如果你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请务必告知医生。
孕期和哺乳期女性在使用竹茹前,请务必咨询医生。
使用禁忌
生冷、油腻的食物及茶类,可能会降低药效,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如果竹茹出现变质迹象,请不要继续使用。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目前未见报道竹茹有毒,也未发现有资料显示按规定剂量服用竹茹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如果需要长期服用,请务必咨询医生。
功效对比
竹茹是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竹沥是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茎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两者功效不相同。
竹茹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竹沥具有清肺降火、滑痰利窍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热病痰多、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
其他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使用中成药治病必须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中药要远离儿童。
不要随意吧自己所用的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选购
如何选购
竹茹的产区主要包括辽宁、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江西、福建、湖北、湖南等地。
竹茹为卷曲成团的不规则丝条或长条形薄片状,浅绿色、黄绿色或黄白色。质地柔软、有韧性、弹性。气味小,味道淡。好的竹茹干燥、颜色黄绿、丝细均匀、质地柔软。
姜竹茹形状和竹茹一样,颜色为黄绿色或黄色,稍微带有黄色焦斑和姜的气味,味道淡、微辛。
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保存。
相关中成药
小儿止嗽糖浆:有润肺清热、止嗽化痰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小儿痰热内蕴所致的发热、咳嗽、黄痰、咳吐不爽、口干舌燥、腹满便秘、久嗽痰盛。
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小儿风热犯肺所致的呼吸气促、咳嗽痰喘、喉中作响。
消痤丸:有清热利湿、解毒散结的功效,可以用于湿热毒邪聚结肌肤所致的粉刺、痤疮,缓解颜面皮肤光亮油腻、黑头粉刺、脓疱、结节,改善口苦、口黏、大便干。
抗腮灵糖浆: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腮腺炎、淋巴结炎、扁桃腺炎、咽峡炎等症。
清喉利咽颗粒:有清热利咽、宽胸润喉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所致的咽喉发干、声音嘶哑;也可用于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常用有保护声带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宏钧,詹亚华.现代中药材鉴别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