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颌下腺炎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概述
颌下腺炎是指颌下腺导管狭窄或阻塞导致的颌下腺逆行性感染,多呈慢性,也可急性发作。临床主要表现为颌下腺肿大、疼痛,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口腔科、耳鼻喉科
临床症状
慢性者常有颌下区不适或胀痛,有咸味分泌物自导管口排出。颌下腺肿大,质稍硬,压痛。急性者发热,颌下、口底区明显肿胀,颌下腺疼痛,导管口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危害
颌下腺组织可因长期炎症损害,出现退行性病变,甚至纤维化。
检查
血常规、X线片等检查。
诊断
根据病史,颌下、口底区明显肿胀,导管口发红,有脓性分泌物排出;颌下区不适或胀痛,挤压颌下腺导管口有咸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手诊或影像学检查有结石,可诊断急、慢性颌下腺炎。
治疗原则
治疗原发病,并对症治疗。
治愈性
手术去除结石后一般可达到较好疗效。
饮食建议
术后进流食或半流食,食物不宜过硬或过热,戒烟酒。
重要提醒
本病常与涎石并发,因此预防的关键是注意口腔卫生,多饮水,防止涎石形成。
病因
流行病学
成年人发病率高。
病因
不同原因导致的颌下腺导管阻塞或狭窄,如涎石、导管异物、损伤后的瘢痕挛缩等致涎液排泄不畅,口腔细菌逆行感染造成。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急性者发热,脉搏、呼吸增快,颌下、口底区明显肿胀,舌下皱襞红肿,颌下腺疼痛,导管口发红,有脓性分泌物排出。慢性者常有颌下区不适或胀痛,有咸味分泌物自导管口排出,导管阻塞时,颌下腺肿大,胀痛,进食酸性食物后尤其明显。颌下腺肿大,质稍硬,压痛。挤压颌下腺时,导管口有咸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
诊断依据
病史,全身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颌下区红肿、疼痛,挤压颌下腺导管口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双手口内外触诊有结石或口底咬合片显示导管结石等为诊断依据。
治疗
治疗方针
治疗原发病(去除涎石、导管扩大术),辅以抗炎及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抗生素和其他辅助治疗为主,重型病例静脉用药,防止并发症,慢性病例采用病因治疗、抗炎治疗、支持对症治疗等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慢性颌下腺炎,若反复发作,疗效不佳,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为去除涎石、导管扩大术,重症者可手术摘除颌下腺。
其他治疗
物理康复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用药原则
预后情况
去除涎石或扩大导管后可达到较好疗效,预后良好。
护理
日常护理
1.术后取平卧位或半坐卧位,以便于分泌物引流,减轻局部肿胀、充血。2.术后当日勿剧烈活动,勿吸吮伤口,不刷牙、漱口,以免刺激伤口引起出血。3.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注意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4.注意口腔卫生,必要时行口腔冲洗。5.避免用手、舌接触或压迫患处。
饮食调理
术后进食清淡、营养丰富的流食或半流食,食物不宜过硬或过热,戒烟酒。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