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细菌性毛囊炎是指整个毛囊被细菌感染后发生的化脓性炎症。本病主要由葡萄球菌引起,临床表现为丘疹、脓疱疮、丘疹性脓疱、疖、痈等症状。
病因
细菌性毛囊炎的主要病原菌是葡萄球菌,也可由表皮葡萄球菌引起。
症状
初起为毛囊口一致的红色、充实性丘疹或由毛囊性脓疱疮开始,以后迅速发展为丘疹性脓疱,继而干燥结痂,一周左右脱痂而愈,反复发作,多年不愈,也可发展为深部的感染,形成疖、痈等,一般不留瘢痕。
检查
1.脓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可查见病原微生物,顽固病例需作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
2.组织病理为毛囊区的急性脓疱性炎症,慢性者可出现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可做出诊断。
治疗
细菌性毛囊炎可酌情选用抗生素,局部可用1%新霉素软膏、莫匹罗星等外用,也可试用紫外线照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