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小儿肛裂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肛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是肛管齿状线以下深及全层的皮肤裂。大多数位于肛管后方正中线处。
病因
小儿肛裂多因大便干燥、排便用力使干硬大便擦伤或撑裂肛管上皮(内皮)形成。在齿状线邻近有慢性炎症时,肛管组织因纤维化而弹性减退,由于解剖的特点,排便时肛管后方皮肤最易受损伤而发生较深的撕裂,伤处继发感染、感染致肛门括约肌痉挛、引流不畅和经常排便的擦拭而形成慢性溃疡创面。
症状
主要症状为排便时肛门疼痛和便血。由于粪便通过时使肛裂张大,新创面内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剧烈疼痛发生少量便血,患儿因害怕疼痛而不敢排便,因而粪便干结,排出困难,使肛裂难以愈合。
检查
肛裂除肛门视诊外一般无需特殊检查,但如病因不明或合并其他疾病,则视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检查方案。
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可明确诊断。
治疗
减轻排便疼痛和促进创面愈合,应保持排便通畅和避免粪便干燥,温水或高锰酸钾水坐浴,使肛门括约肌松弛。病程久的肛裂可用10%~20%硝酸银溶液涂灼裂口,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或用0.5%普鲁卡因封闭,隔日一次。经上述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切除裂隙瘢痕组织,术后保持排便通畅和经常坐浴。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