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概述
恶性雀斑样痣是原位黑素瘤,常见于40岁以上人群,发病高峰在70~80岁,其临床表现为黄褐色、黑褐色或黑色斑疹,颜色不均匀,边缘不规则并呈离心性向外扩大,常含有网状的色素沉着,在自行消退区域可见色素减退。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临床症状
颜色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褐色或棕色小斑疹。
危害
可破坏鼻、耳、眼眶和上颌窦等处的软骨或骨骼,引起出血或颅内侵犯,还可转移到肺脏。
并发症
远处脏器转移。
检查
视诊、组织病理学检查。
诊断
据皮损特点、好发部位,结合组织病理检查可诊断。
治疗原则
及早手术。
治愈性
手术切除可改善预后。
饮食建议
清淡合理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病因
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日光照射、局部外伤刺激、色素痣恶变等有关。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表现为界限清楚的褐色或棕色小斑疹,后可缓慢或迅速扩大,颜色深浅不一,形状不规则,直径3~5mm,大的通常>3cm,好发于经常遭受日光照射部位的皮肤。
诊断依据
1.皮损为黑褐色斑疹,颜色边界不规则,并逐渐扩大。2.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原位黑素瘤。
治疗
治疗方针
手术切除。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
预后情况
手术切除可改善预后。
护理
日常护理
1.忌用热水烫洗及搔抓摩擦刺激。2.做好防晒措施,避免日光照射。3.生活规律,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4.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忌烟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