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肺部感染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概述
肺部感染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在内的肺实质炎症,病因以感染最为常见,还可由理化、免疫及药物引起。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临床症状
咳嗽、咳痰,伴或不伴胸痛,发热。
危害
胸闷、气短,其他部位感染,呼吸衰竭。
并发症
胸腔积液、肺脓肿、肺外感染、复发性肺炎。
检查
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痰细菌培养、肺功能、胸部X片、胸部CT等检查。
诊断
根据咳嗽、咳痰,伴或不伴发热、胸闷、气短症状,结合血常规、胸部影像学可诊断。
治疗原则
抗感染、对症解热镇痛治疗。
治愈性
绝大部分疗效良好。
饮食建议
均衡营养饮食,增强机体免疫力。患病期间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
重要提醒
戒烟、避免酗酒有助于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针对特定人群可预防接种肺炎疫苗。存在误吸的高危人群,应保持口腔清洁。
病因
流行病学
每年的发病率0.5%~1.1%,以少年和老年人多见,感染较重需住院治疗者死亡率5.7%—14%。
病因
导致肺部感染的病原体种类较多,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1.细菌感染 有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棒状杆菌、梭形杆菌等。
2.病毒感染 可由冠状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
3.真菌感染 如白色念珠菌、放线菌等。
4.寄生虫感染 包括肺包虫、肺吸虫等。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咳嗽、咳痰,伴或不伴胸痛,发热。查体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罗音。
其他症状
可出现胸闷、气短。
诊断依据
①新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②发热;③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罗音;④白细胞>10X109/L或 <4 X109/L,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核左移;⑤胸部X线见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以上1~4项任何一项加上第5项并在除外肺部肿瘤、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等疾病后,即可诊断。
治疗
治疗方针
抗感染治疗为主,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择青霉素类,耐药肺炎链球菌可选择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药物;非典型病原菌可选择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广谱β-内酰胺酶病原菌可选择碳青霉烯类药物。发热、或胸痛患者可给予非甾体类消炎药。
其他治疗
休息、戒烟;加强营养;发热患者多饮水,住院患者需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存在低氧血症应给与吸氧治疗。
预后情况
通常预后良好,门诊治疗的患者死亡率不超过1%;住院患者死亡率5.7%~14%;而入住ICU的重症患者死亡率可高达50%。
护理
日常护理
戒烟、避免酗酒有助于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特定人群可接种肺炎疫苗。老年人或有误吸危险因素者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口腔清洁、促进排痰等。必要时可建立人工气道。
饮食调理
加强营养,发热者应多饮水。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