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下疳样脓皮病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概述
下疳样脓皮病是发生于外生殖器等部位,以纽扣状浅表性溃疡为特征的感染性皮肤病。一般发生于成人,常好发于面部,尤其在眼周。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是本病病因。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临床症状
一般发生于成人,常好发于面部,尤其在眼周,亦有报告发生于生殖器部位。皮损表现为丘疹、脓疱、水疱、溃疡、皮肤硬结等。
危害
影响患者容貌,给患者带来精神压力。
检查
体格检查、细菌培养、暗视野显微镜镜检螺旋体、梅毒血清学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诊断
根据皮损颜色、性质及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可确诊。
治疗原则
本病以抗感染治疗为主。
治愈性
病程有自限性,可治愈。
饮食建议
清淡合理饮食,禁饮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
病因
病因
本病可能是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常好发于面部,尤其在眼睛附近,亦有报告发生于生殖器部位。最初损害可以是丘疹、脓疱或水疱,很快形成钮扣样溃疡,周围硬而卷起,溃疡基底覆盖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周围有狭小的红晕。损害硬度如软骨,有触痛,亦可先出现硬结,然后糜烂、溃疡。皮损可在1~2周内不变,后速愈形成瘢痕。
其他症状
有时可有局部淋巴结肿大。
诊断依据
1.患者皮肤出现丘疹、脓疱或水疱、浅表如梅毒硬下疳样溃疡等症状。2.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整个表皮层呈现炎症反应,其中充满淋巴细胞、浆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肥大细胞。3.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4.除金黄色葡萄菌外,损害中找不到其他病原体。
治疗
治疗方针
本病以抗感染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
全身及局部使用抗生素。
预后情况
预后较好,很少复发。
护理
日常护理
1.注意皮肤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皮肤的抵抗力。2.注意环境安全与卫生,定期进行预防检查,避免发生因素。3.衣帽、毛巾、面盆等禁止公用,防止接触传染,对患者适当进行隔离。4.保护皮肤的完整性,防治皮肤损伤,避免搔抓及皮肤摩擦等刺激。
饮食调理
清淡合理饮食,禁饮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