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概述
肺积水又叫胸腔积液,是指因各种因素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从而胸膜腔内的液体增多即胸腔积液。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别名
胸腔积液
临床症状
胸痛、胸闷、憋气症状。因产生胸腔积液原因不同伴随病因的相关症状。
危害
压迫肺脏导致肺不张、痰液不易排出阻塞气道。
并发症
肺不张、阻塞性肺炎。
检查
血常规、结核杆菌抗体实验、肿瘤标志物、胸部X片、胸部CT、胸腔积液B超、胸水化验。
诊断
结合胸痛、胸闷、气短症状,肺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胸部X线或胸部CT,胸腔积液B超可诊断。
治疗原则
胸腔闭式引流,针对产生胸腔积液的病因给予对因治疗。
治愈性
因产生胸腔积液原因不同治疗效果不同。结核性、炎症性、心源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肿瘤性胸腔积液疗效差。
饮食建议
结核性胸腔积液、肿瘤性胸腔积液均为消耗性疾病,应给予营养饮食,保障足够营养摄入。因心脏疾病导致的应减少液体输入量。
重要提醒
出现胸痛症状,与呼吸动度相关、逐渐出现胸闷、气短症状,应注意出现胸腔积液的可能,注意及时就诊。
病因
流行病学
多种疾病均可引起肺积水,临床非常多见,目前无明确流行性病学统计资料。
病因
1.高压性肺积水 心脏瓣膜病、肺静脉病变、颅脑病变等导致液体进入肺内的压力过高引起的肺积水。
2.高通透性肺水肿 感染、吸入有毒烟雾或气溶胶、吸入液体、高原性肺水肿、复张性肺水肿、放射性肺水肿、肺挫伤、毒品过量等使肺内屏障对液体和蛋白质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肺积水。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胸痛、胸闷、呼吸困难。伴或不伴发热。
其他症状
结核性胸腔积液伴有发热、畏寒、乏力、盗汗、纳差。肺炎旁积液伴有咳嗽、咳痰,心源性胸腔积液伴有端坐呼吸、下肢水肿症状。
诊断依据
结合胸痛、胸闷、气短症状,肺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胸部X线或胸部CT,胸腔积液B超可诊断。
治疗
治疗方针
胸腔闭式引流,减轻胸水对肺脏压迫,明确胸水性质。对因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给予抗结核治疗;肿瘤性胸腔积液给予抗肿瘤治疗;肺炎旁积液抗感染治疗;心源性胸腔积液给予利尿、减轻心脏负荷治疗。
药物治疗
结核性胸腔积液给予异烟肼、利福平、比嗪酰胺、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肺炎旁积液给予至少三周抗感染治疗。心源性胸腔积液给予呋塞米利尿、减轻心脏负荷治疗。
放化疗
肿瘤性胸腔积液给予放化疗治疗。
手术治疗
反复发作的胸腔积液可给予胸膜腔手术治疗。
预后情况
结核性、炎症性、心源性胸腔积液预后较好,肿瘤性胸腔积液预后差。
护理
日常护理
1.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积极参加各种适宜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2.居住地要保持干燥,避免侵袭,不恣食生冷,不暴饮暴食,保持脾胃功能的正常。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