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概述
睑板腺炎俗称“麦粒肿”“针眼”,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根据受累腺组织不同而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本病多由葡萄球菌感染所致,患者以青少年多见,体质虚弱,或有近视、远视及不良卫生习惯者多见。症状是眼睑局限红、肿、热、痛,发生在外眦部可伴外侧球结膜水肿,发病3~5天,脓点形成,外麦粒肿脓点在皮肤面,内麦粒肿脓点在睑结膜面,脓点自行穿破后炎症迅速消退,重者可伴耳前或颌下淋巴肿大。治疗方法有局部用药和手术切开治疗,顽固性病例需提高自身免疫力。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眼科
别名
麦粒肿、针眼
临床症状
眼睑局限性潮红、水肿,境界不清,患侧眼睛不能完全睁开,白天疼痛,晚间跳痛,触之有压痛及波动感,挤压时可从睑板腺下缘流出稀薄脓液。
危害
应积极对症治疗,否则会留下瘢痕,或者病情加重导致眼睛其他结构的病变,甚至影响视力。
检查
眼科常规检查。
诊断
根据平时劳累、作息不规律、体质较弱,有眼睑局限红、肿、热、痛,发生在外眦部可伴外侧球结膜水肿等症状,结合病史、眼科检查可以做出诊断。
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为主,外敷辅助治疗,必要时切开排脓治疗,预防感染扩散。
治愈性
积极对症治疗可以治愈,注意避免感染扩散和复发。
饮食建议
饮食宜清淡,不宜油腻、辛辣刺激,营养均衡。
病因
流行病学
青少年多见,体质虚弱,或有近视、远视及不良卫生习惯者最易发病。
病因
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而发病,与劳累、作息不规律、体质较弱等因素有关。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急性起病,局部有红、肿、热、痛,压痛明显。
2.眼睑边缘明显充血、睑板腺管部位脓栓,少量有黏液渗出。
诊断依据
1.平时劳累、作息不规律、体质较弱。
2.有眼睑局限红、肿、热、痛,发生在外眦部可伴外侧球结膜水肿,发病3~5天,脓点形成,外麦粒肿脓点在皮肤面,内麦粒肿脓点在睑结膜面,脓点自行破溃后炎症迅速消退,重者常伴耳前或颌下淋巴肿大。
3.结合眼科常规检查及问诊情况诊断。
治疗
治疗方针
药物治疗及外敷结合,必要时切开排脓,注意预防复发。
药物治疗
以抗菌药物为主。
预后情况
早期积极综合治疗,可以达到治愈效果,加重治疗后可能遗留瘢痕,注意预防感染和复发。
护理
日常护理
1.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环境安静、整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高度紧张。
3.遵医嘱定期复查。
饮食调理
保证休息和睡眠,多饮水,摄入高能量、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的饮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