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概述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以自身甲状腺组织为抗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以高位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为特征。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别名
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桥本病、桥本氏病
临床症状
甲状腺肿大、全身乏力、甲状腺区隐痛等。
危害
若长期得不到正确治疗,甲状腺功能受损,形成桥本甲减。
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甲状腺功能、血清TSH浓度测定、抗甲状腺抗体测定、过氯酸钾排泌试验、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B超、甲状腺核素扫描等。
诊断
根据遗传史,以及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区隐痛等表现,结合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B超等诊断。
治疗原则
对症治疗,怀疑合并癌或淋巴瘤者可行手术治疗。
治愈性
早期治疗,有治愈的可能性。
饮食建议
饮食宜高热量及高蛋白质,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甲减者避免摄取含碘食物。
重要提醒
慢性甲状腺炎患者在摄入大量碘剂后,甲状腺容易变硬,易误诊为甲状腺肿瘤。亚临床甲减患者摄入大剂量碘剂后易进展到临床甲减。慢性甲状腺炎患者尽量避免大剂量碘剂摄入。
病因
流行病学
多见于中年女性,好发年龄为40~50岁。儿童中也有不少病例。
病因
具体病因未明,与以下因素有关。
1.免疫因素 本病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多种情况提示自身免疫引起甲状腺受损。
2.遗传因素 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3.环境因素 碘的摄入量可影响本病的发生和发展。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发展缓慢,病程较长,早期可无症状,当出现甲状腺肿时,病程平均达2~4年。2.全身乏力,有些患者无咽喉部不适感,10%~20%患者有局部压迫感或甲状腺区隐痛,偶尔有轻压痛。3.甲状腺多为双侧对称性、弥漫性肿大,峡部及锥状叶常同时增大,也可单侧性肿大。甲状腺通常随病程发展而逐渐增大,但很少压迫颈部出现呼吸和吞咽困难。4.触诊时,甲状腺质地韧,表面光滑或细沙粒状,也可呈大小不等的结节状,一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吞咽时可上下移动。5.颈部淋巴结一般不肿大,少数病例也可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质软。
诊断依据
1.有家族遗传史。2.有甲状腺肿大、全身乏力、甲状腺区隐痛等临床表现。3.抗甲状腺抗体测定对诊断本病有特殊意义。患者大多数血中Tg-Ab及TPO-Ab效价明显升高,可持续较长时间。4.B超可见甲状腺两叶弥漫性增大、表面凹凸不平、腺体内为不均匀低回声等。5.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甲状腺疾病确诊率最高的诊断方法。
治疗
治疗方针
甲状腺功能正常时,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诊即可,必要时可对症治疗。怀疑合并癌或淋巴瘤者可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1.甲状腺功能减低者应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选用甲状腺片或左旋甲状腺素进行治疗,直至维持量。2.桥本甲亢患者多数不需治疗。一过性甲亢给予β受体阻滞剂对症处理。3.本病一般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有些疼痛性慢性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疼痛、肿大明显时,可加用泼尼松。4.若行手术治疗,术后终生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手术治疗
仅在高度怀疑合并癌或淋巴瘤时采用手术治疗。
预后情况
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护理
日常护理
1.适当休息,病情严重者卧床休息。2.保持良好的情绪,生活规律。3.室内温度保持22℃左右,做好保暖。4.遵医嘱用药,服用甲状腺素者注意观察有无药物过量导致的甲亢症状。
饮食调理
饮食宜高热量及高蛋白质,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甲减者避免摄取含碘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