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概述
脑膜炎球菌血症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10岁以下的儿童最易被感染。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感染科
别名
脑膜炎球菌性败血症
临床症状
瘀点、瘀斑、全身性玫瑰色斑丘疹、疱疹、脓疱、皮下出血、寒战、高热、头痛、呕吐、昏迷、抽搐等。
危害
可伴发心肌炎、关节炎、肺炎、耳聋、癫痫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并发症
心肌炎、关节炎、肺炎、耳聋、癫痫等。
检查
血常规、脑脊液涂片或培养、血培养、脑电图、CT、MRI等。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可诊断。血液、脑脊液发现有脑膜炎球菌即可确诊。
治疗原则
选取足量敏感抗生素,进行降温、镇静、纠正酸中毒、防止感染性休克,维持血压,防止脑疝。
治愈性
经治疗,可缓解症状。
饮食建议
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病因
流行病学
本病最常见于冬春季节。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
病因
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常因患者或带菌者飞沫传染。
传播途径
飞沫传染。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由于本病有各种类型,故其皮损多样。脑膜炎及急性脑膜炎球菌血症⑴初起有发热、头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恶心、呕吐、谵妄、昏迷及脑膜刺激等症状。⑵皮疹好发于面部、掌跖及眼结膜等部位。皮损多形性,主要为瘀点,小而呈污秽色,不规则形,中央稍隆起。可有灰白色小水疱或脓疱,皮疹多不对称。⑶暴发型可迅速发生瘀点、瘀斑,广泛分布于全身皮肤及黏膜,数目不断增加,且融合成片,发生坏死,称华佛氏综合征。慢性脑膜炎球菌败血症⑴起病缓慢,常经几周或几个月,症状才明显。⑵病人周期性发热,可伴有肌肉酸痛、关节痛、轻度头痛、食欲减退等。⑶皮疹多形性,多见于疼痛的关节或受压迫的部位,如斑疹、瘀点、瘀斑及痛性结节等。
诊断依据
流行季节有突然高热、头痛、呕吐等伴有神志改变,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症状。血液和脑脊液培养,若见脑膜炎双球菌,即可确诊。
治疗
治疗方针
抗生素控制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
药物治疗
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及可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其他治疗
1.支持治疗亦甚为重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改变,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护心功能。2.对症处理:降温、镇静、纠正酸中毒、抗休克等。因可能发生DIC,必要时应用肝素。
预后情况
未治病例死亡率达20%~90%,暴发型者死亡率更高。
护理
日常护理
定期通风,保持居室空气清新。做好皮肤护理,及时清除大小便,保持臀部干燥。做好口腔护理,呕吐后帮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除呕吐物,减少不良刺激。
饮食调理
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