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杜宾–约翰逊综合征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杜宾–约翰逊综合征(Dubin-Johnson Syndrome)又称为慢性特发性黄疸,为遗传性非溶血性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Ⅰ型,1954年Dubin等首先报告。Dubin-Johnson综合征临床表现特点为轻型、慢性、间歇性高胆红素血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家族中可多人发病;但也有些病人并无家族史。常见于青少年或幼年起病,世界各地均有病例报告。
病因
该病由毛细单管上的多特异性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cMOAT)的基因(ABCC2/MRP2超家族)缺陷所致。
症状
1.慢性或间歇性黄疽,可因妊娠、手术、强体力劳动、饮酒或感染而出现或加深。
2.多发生于青少年,常有家族史。
3.部分患者有肝区痛,约半数肝大并有触痛。
检查
1.血生化检查显示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增高,但转氨酶活性、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均在正常范围。通常碱性磷酸酶也在正常范围,粪胆素原排泄量正常,尿胆素原排泄量增加,胆红素阳性,磺溴酞钠试验异常。
2.口服造影剂后胆囊不显影,但9mTcHIDA排泄试验显示正常的肝、胆管和胆囊。
诊断
确诊有赖于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肝细胞内毛细胆管侧有大小不等的棕褐色或绿褐色色素沉着,以小叶中心最为显著。Schmorl 反应呈蓝黑色。
治疗
此征无需任何治疗,预后良好。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